"煜煜夕日":明亮的夕阳,
"逝何忽兮":消逝得多么迅速啊。
"有辉而星":(夕阳)有余晖而(之后出现)星星,
"尔留曷其":你们(星星)停留又为了什么呢。
"我视而冥":我看东西却模糊不清,
"我适不行":我前往(某地)却不能前行。
"我尽日乃倾":我耗尽时光(生命)就会终结,
"独何求于尔星":偏偏向你们星星寻求什么呢。
北宋诗人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其诗受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的影响较深,雄奇豪放,造语精辟,意境渺远。诗作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或描写社会生活,或抒写政治抱负。写景抒情小诗,清新自然,别具一格。他的史论借古喻今,文笔恣肆。代表作品有《过唐论》《和洪与权逃民》《偶闻有感》等。著有《广陵先生文集》。
1. 写作手法
起兴:“煜煜夕日,逝何忽兮”,诗人先描写夕阳明亮却迅速逝去的景象,以此开篇,引出下文对星光的追问以及自身因时光流逝而产生的种种感慨,为全诗奠定沉郁的情感基调。
2. 分段赏析
“煜煜夕日,”“煜煜夕日”描绘出夕阳明亮的样子,夕阳如红铜般挂在西山,将天空染成橘色,万物沐浴在光辉中,这美好的景象却为它的迅速逝去埋下伏笔,引发对时光的感慨。“逝何忽兮。”“逝何忽兮”感叹夕阳西下之快,刚才还明亮的太阳,转眼就沉下大半,霞光渐淡,传递出时光匆匆的直观感受和一丝怅惘。“有辉而星,”“有辉而星”写出夕阳余晖未散时星星已然出现,东边的星星在渐暗的天空中闪亮,展现了昼夜交替的静谧画面,也为下文的思考做铺垫。“尔留曷其。”“尔留曷其”以疑问的语气问星星为何停留,星星在天空中安稳不动,与变幻的云彩形成对比,引发对星星停留原因的好奇与探寻,暗含对永恒的思考。“我视而冥,”“我视而冥”描写自己视觉模糊的状态,刚才还能看清的星星渐渐模糊,耳边的虫鸣声却越发清晰,展现了感官的变化,传递出疲惫之感,为下文表达生命的无奈做铺垫。“我适不行。”“我适不行”写出自己行动受阻的状况,起身艰难,挪动半步都困难,感叹身子骨不如从前,体现了时光对人身体的影响,满是无奈。“我尽日乃倾,”“我尽日乃倾”将自己的生命比作即将倾尽的夕阳,如今精神不济,与年轻时的状态形成对比,抒发出对生命将尽的深沉感慨。“独何求于尔星。”“独何求于尔星”以对星星发问的方式,回顾自己不同时期对星星的期盼,对比如今的状态,表达了面对生命历程的复杂心绪,充满迷茫与释然。
上一篇:宋·王令《哭诗六章》
下一篇:宋·王令《和洪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