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huái
怀

朝代:宋作者:王令浏览量:1
rén
zhàn
xuè
huà
wéi
jīn
rén
cháng
huái
怀
rén
jiāng
míng
míng
jié
hǎi
liú
tiě
wèng
chéng
gāo
pái
wàn
qián
kūn
wèi
dìng
lóng
shé
zhēng
yuè
guī
rén
zhǔ
jiāng
shān
běn
wèi
yīng
xióng
yīng
xióng
jiāng
shān

译文

往昔征战之人的鲜血化为了尘土,现在的人常常缅怀往昔之人的痛苦。大江浩浩荡荡截断海流,铁瓮城高耸,如同万虎排列。天地未定时各路英雄如龙蛇般争斗,天下最终须归属于仁义的君主。江山本来不会因英雄而改变,那些杰出的豪杰自己自负着能够掌控江河山岳,最终却为此丧命。

逐句剖析

"昔人战血化为土":往昔征战之人的鲜血化为了尘土,

"今人常怀昔人苦":现在的人常常缅怀往昔之人的痛苦。

"大江冥冥截海流":大江浩浩荡荡截断海流,

"铁瓮城高排万虎":铁瓮城高耸,如同万虎排列。

"乾坤未定龙蛇争":天地未定时各路英雄如龙蛇般争斗,

"日月须归仁义主":天下最终须归属于仁义的君主。

"江山本不为英雄":江山本来不会因英雄而改变,

"英雄自负江山死":那些杰出的豪杰自己自负着能够掌控江河山岳,最终却为此丧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徐怀古》是北宋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人借南徐(今江苏镇江一带)这一古地展开怀古之思。前两句通过今昔对比,昔人战血成土,今人却常怀昔人之苦,引发对历史沧桑的感慨。第三、四句描绘了当地壮阔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大江奔腾、铁瓮城高,展现出一种雄浑的气势。第五、六句由景及理,指出在乾坤未定的局势下,各方争斗激烈,但天下最终应归于仁义之主,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英雄为争夺江山而徒然牺牲的感慨,认为江山本无情,英雄却自负地为之付出生命,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流露出对历史兴亡和英雄命运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其诗受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的影响较深,雄奇豪放,造语精辟,意境渺远。诗作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或描写社会生活,或抒写政治抱负。写景抒情小诗,清新自然,别具一格。他的史论借古喻今,文笔恣肆。代表作品有《过唐论》《和洪与权逃民》《偶闻有感》等。著有《广陵先生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昔人战血化为土,今人常怀昔人苦”,开篇以今昔对比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沧桑感。“昔人战血化为土”,形象地描绘出过去的战争残酷,战士们的鲜血如今已融入尘土,成为历史的痕迹。“今人常怀昔人苦”,则表现出现在的人们对过去人们苦难的铭记和缅怀,引发读者对历史兴亡的思考。“大江冥冥截海流,铁瓮城高排万虎”,描绘了南徐的壮阔景象。“大江冥冥截海流”,浩浩荡荡的长江仿佛截断了大海的流水,“冥冥”一词增添了江水的深邃、神秘之感,展现出大江的雄浑气势。“铁瓮城高排万虎”,铁瓮城高耸险峻,好似排列着万只猛虎,形象地写出了铁瓮城的坚固和威严,进一步渲染了当地的历史氛围和雄浑气势。“乾坤未定龙蛇争,日月须归仁义主”,诗中“乾坤未定龙蛇争”,天地间的局势还没有稳定,各方势力如龙蛇般争斗,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混乱。“日月须归仁义主”,诗人认为日月所照耀的天下,最终应该归属于施行仁义的君主,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对和平、正义的向往。“江山本不为英雄,英雄自负江山死”,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感慨。“江山本不为英雄”,指出江山本来并不会特意眷顾英雄,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会因为英雄的意志而改变。“英雄自负江山死”,英雄却往往为了争夺江山而白白送命,表现出诗人对英雄为争夺江山而徒然牺牲的惋惜和批判,深化了诗歌对历史兴亡和英雄命运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令《偶作》

下一篇:宋·王令《乌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