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荐霜丸意不安":独自献上橘子内心还是觉得不安,
"谁供甘旨侍团圞":谁来提供美味的食物陪伴母亲呢。
"蓦然忆著娘生面":突然想起母亲的面容,
"万树黄金尽喜欢":看到万树金黄的橘子满心欢喜。
南宋诗人、画家
郑思肖(1241~1318),南宋诗人、画家。原名之因,宋亡后借宋朝国姓赵字中之“肖”,改名思肖,改字忆翁。坐卧必南向,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后亦自号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连江(今属福建)人。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宋亡,隐居苏州。他擅长画墨兰。入元后所画兰花,皆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寓失去国土根基意。其诗多以怀念故国为主题,表现了忠于赵宋的坚贞气节。主要作品有《寒菊》等。著有《心史》《一百二十图诗集》《郑所南先生文集》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题画诗。此诗通过描绘陆绩怀橘思念母亲的画面,抒发了对母子亲情的深切眷恋与因尽孝而获得的内心温暖与喜悦。
2. 写作手法
用典:“独荐霜丸意不安,谁供甘旨侍团圞”,典出《三国志》。六岁的陆绩随父谒见袁术,袁术以橘相待,陆绩因母喜橘而藏橘于怀,欲带归奉母,其孝举传为佳话。诗人借这一典故,表面上歌颂陆绩的孝道,实则隐喻宋遗民对故国的忠贞。对比:“独荐霜丸意不安”与“蓦然忆著娘生面”形成鲜明对比。“意不安”传达出诗人未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怅惘与愧疚;“忆娘生面”则饱含着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与回忆亲恩时的温暖。两者对比,将诗人复杂矛盾的情感清晰呈现,强化情感表达,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互文:诗人借陆绩怀橘典故隐喻对故国忠贞,融入未能尽孝的个人情感,使孝道这一个人层面的情感与遗民对故国的忠诚这一家国情怀相互交织、相互诠释,呈现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深度互文。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独荐霜丸意不安”,“霜丸”指橘子,陆绩将橘子献给母亲,然而他却“意不安”。陆绩对母亲的孝顺并非浅尝辄止,而是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这种不安反映出他对母亲深深的敬爱与牵挂,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谁供甘旨侍团圞”,“甘旨”指美味的食物,诗人以设问的形式,代陆绩表达出对母亲生活的担忧。此句进一步深化了陆绩对母亲的关怀,体现出陆绩对母亲全方位的体贴。这两句巧妙运用“霜丸”与“甘旨”这两个意象,紧密贴合陆绩怀橘遗母的典故,流露出诗人因自身无法常伴亲人身畔侍奉,从而滋生出的那份愧疚之情。后两句:“蓦然忆著娘生面”,“蓦然”一词,强调了回忆的突然性,陆绩在某个瞬间,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母亲的面容,这一描写将陆绩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万树黄金尽喜欢”,“万树黄金”形象地描绘出漫山遍野橘子树挂满金黄橘子的景象。陆绩看到这众多的橘子,想到可以用它们来孝顺母亲,内心充满欢喜。这两句实现了情感的巧妙转折,将诗人回忆起母亲面容的刹那间的复杂情绪与眼前仿佛能为母亲呈上满树橘子的欢欣之景相互联结,实现了从内敛的愧疚到外显的欣喜与慰藉的升华。
上一篇:宋·郑思肖《古时》
下一篇:宋·郑思肖《十三砺十首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