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u
liǔ
yíng

朝代:宋作者:郑思肖浏览量:1
liǔ
yíng
zhōng
zuò
lüè
shū
nìng
róng
zhí
zhòu
xiān
yīn
jiàn
mén
jué
wén
céng
shí

译文

细柳营中的军事策略和部署与一般的军营大不相同,怎么能容许车马直接闯入并急速向前呢。如果不是因为这次见面领悟到进入军营的要领和规矩,汉文帝又怎么会认识到周亚夫的才能呢。

逐句剖析

"细柳营中作略殊":细柳营中的军事策略和部署与一般的军营大不相同,

"宁容直入骤先驱":怎么能容许车马直接闯入并急速向前呢。

"不因一见入门诀":如果不是因为这次见面领悟到进入军营的要领和规矩,

"文帝何曾识亚夫":汉文帝又怎么会认识到周亚夫的才能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周亚夫细柳营图》是宋末元初郑思肖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细柳营中作略殊,宁容直入骤先驱”,围绕细柳营的军事策略展开,强调其与寻常军营不同,不容许车马随意疾驰闯入,展现出周亚夫治军的严谨与森严;后两句“不因一见入门诀,文帝何曾识亚夫”,从汉文帝与周亚夫的相遇着眼,指出正是因为这次特殊经历,文帝才得以认识周亚夫的卓越才能。全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对细柳营场景和君臣际遇的描写,赞颂了周亚夫杰出的治军之道与非凡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画家

郑思肖(1241~1318),南宋诗人、画家。原名之因,宋亡后借宋朝国姓赵字中之“肖”,改名思肖,改字忆翁。坐卧必南向,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后亦自号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连江(今属福建)人。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宋亡,隐居苏州。他擅长画墨兰。入元后所画兰花,皆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寓失去国土根基意。其诗多以怀念故国为主题,表现了忠于赵宋的坚贞气节。主要作品有《寒菊》等。著有《心史》《一百二十图诗集》《郑所南先生文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细柳营中作略殊”一句,直接点明了细柳营中的军事部署与策略与众不同。“作略殊”三个字高度概括,引发读者对周亚夫治军方式的好奇,也为后文对细柳营严谨军纪的描述埋下伏笔。周亚夫在此处的治军策略,与当时其他军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独特的治军理念。“宁容直入骤先驱”进一步阐释了细柳营策略之“殊”。此句意思是,怎么能允许别人直接纵马疾驰进入军营呢?通过反问的语气,强调了细柳营门禁森严,绝不容许任何违规行为。这体现出周亚夫治军严格,军令如山,即使面对尊贵的汉文帝的先遣队,也毫不通融,坚决执行军中规定,彰显出他对军队纪律的高度维护。“不因一见入门诀,文帝何曾识亚夫”则从结果角度进行阐述。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次见到了细柳营的治军秘诀(严格的军纪),汉文帝又怎么能够认识到周亚夫的非凡才能呢。这一句指出正是由于周亚夫坚守原则,让汉文帝亲眼见识到了细柳营的严谨,才使汉文帝得以了解周亚夫的治军之能,从而对其大为赞赏。此句既强调了细柳营独特纪律的重要性,也点明了这种纪律是周亚夫被赏识的关键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郑思肖《锦钱馀笑 其二十一》

下一篇:宋·郑思肖《对菊四首 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