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清才俊不禁":王勃才华清逸出众,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烂铺艳锦赏知音":他尽情地铺陈华美的辞藻,创作出的作品如同艳丽的锦缎,以此来让知音欣赏。
"空余高阁青云里":如今只留下那高耸的滕王阁矗立在青云之中,
"谁识落霞秋水心":又有谁能真正理解王勃写下落霞秋水之句时的心境呢。
南宋诗人、画家
郑思肖(1241~1318),南宋诗人、画家。原名之因,宋亡后借宋朝国姓赵字中之“肖”,改名思肖,改字忆翁。坐卧必南向,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后亦自号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连江(今属福建)人。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宋亡,隐居苏州。他擅长画墨兰。入元后所画兰花,皆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寓失去国土根基意。其诗多以怀念故国为主题,表现了忠于赵宋的坚贞气节。主要作品有《寒菊》等。著有《心史》《一百二十图诗集》《郑所南先生文集》等。
1. 分段赏析
“王勃清才俊不禁”,直接赞美王勃的才华,“清才”突出了王勃才华的清逸、出众,“俊不禁”则强调这种才华让人不禁为之赞叹,表达了诗人对王勃的评价和敬仰之情。“烂铺艳锦赏知音”,进一步描述王勃的文学创作,“烂铺艳锦”形象地描绘出王勃在写作时尽情铺陈华丽辞藻的情景,“赏知音”则表明王勃希望通过文章来赏识知音,体现了他的文学追求和社交需求。“空余高阁青云里”,描绘了滕王阁的现状,“空余”一词给人一种寂寥、落寞的感觉,高耸的滕王阁矗立在青云之中,却无人问津,与当年王勃在此写下《滕王阁序》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谁识落霞秋水心”,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滕王阁序》所蕴含心境无人理解的感慨。“落霞秋水心”指的是《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表达的那种高远、空灵的心境,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历史文化中被忽视的精神内涵的惋惜和对知音难觅的感叹。
上一篇:宋·郑思肖《昭君叹》
下一篇:宋·郑思肖《春日游承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