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边白鹭飞":在西塞山前,白鹭悠闲自在地飞翔。
# 白鹭:闲适的象征。,塞山:一说今浙江吴兴县西南,一说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 鳜鱼:一种大口细鳞、淡黄色带褐色的鱼,俗称“桂花鱼”。
"朝廷尚觅玄真子":朝廷仍然在寻觅玄真子这样的奇人,
# 玄真子:女直子是古代传说的奇人。
"何处如今更有诗":如今在何处还有像玄真子一样写得好诗的人呢。
"青箬笠":渔父戴青箬笠,
# 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绿蓑衣":穿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 不须:不想。
"人间底是无波处":人间世事沧桑,
"一日风波十二时":昼夜十二时辰中充满风波。
"黄庭坚《鹧鸪天》自序":黄庭坚为《鹧鸪天》写自序;
"表弟李如篪云":表弟李如篪说:“
"玄真子渔父语":玄真子(
"以鹧鸪天歌之":张志和)
"极入律":的《渔父》词,
"但少数句耳":用《鹧鸪天》的曲调来演唱,
"因以玄真子遗事足之":因此我用玄真子的遗事来补足它。
"宪宗时":唐宪宗时,
"画玄真子像":绘制玄真子的画像,
"访之江湖":在江湖上寻访他,
"不可得":却没有找到,
"因令集其歌诗上之":于是下令收集他的诗歌呈上来。
"玄真之兄松龄":玄真子的兄长松龄,
"惧玄真放浪而不返也":担心玄真子放纵不羁而不回来,
"和答其渔父云":就和了一首《渔父》词回应他说:“
"乐在风波钓是闲":在风波中垂钓乐趣无穷,
"草堂松桂已胜攀":家中草堂边的松树桂树已值得攀登欣赏。
"太湖水":还有那浩渺的太湖之水,
"洞庭山":以及秀丽的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狂风巨浪兴起时就应该回来。”
"此余续成之意也":这就是我续写完成这首词的心意。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白描:以简淡笔墨勾勒“青箬笠,绿蓑衣”的渔父形象,不加渲染却形神兼备,延续唐代张志和《渔歌子》的自然笔法。用典:“朝廷尚觅玄真子”化用唐代诗人张志和号"玄真子"的典故,暗喻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赋予词作历史纵深。对比:上片描绘“白鹭飞”“鳜鱼肥”的明丽春光,与下片“一日风波十二时”的世事无常形成鲜明对照,深化隐逸主题。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白描手法勾勒江南春景,“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以“白鹭”“桃花”“鳜鱼”等意象构成明丽画卷,暗合唐代张志和《渔歌子》的隐逸基调。“朝廷尚觅玄真子”化用典故,借唐玄真子张志和的隐逸典故,暗喻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何处如今更有诗”则以反问强化隐逸情怀。下片“青箬笠,绿蓑衣”延续原词意象,“斜风细雨不须归”通过细节刻画展现渔父超然物外的坚定态度。末句“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以哲理反问收束,将自然之景与人生哲思结合,通过“风波”隐喻世事无常,与上片的宁静形成对比,深化对现实纷扰的反思。全词在继承唐词意境的基础上,通过典故化用与哲理升华,展现宋代文人在出世与入世间的精神抉择。
下一篇:宋·黄庭坚《次韵十九叔父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