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óng
quán
wèi
wèn
chán
èr
xiǎo
shī
èr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fān
tóu
zuò
wěi
diào
téng
yuè
huā
kāi
gèng
zào
bīng
qīng
táo
chén
shuǐ
zuì
hóng
dēng

译文

枯藤翻转头尾颠倒,腊月里花开却又结出冰。哪里像靠着桃李听着清歌那样,在一炉沉香的香气中沉醉于红灯。

逐句剖析

"翻头作尾掉枯藤":枯藤翻转头尾颠倒,

"腊月花开更造冰":腊月里花开却又结出冰。

"何似清歌倚桃李":哪里像靠着桃李听着清歌那样,

"一炉沈水醉红灯":在一炉沉香的香气中沉醉于红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戏答龙泉余尉问禅二小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此诗以看似奇特的意象组合回应问禅。诗中描绘了藤的翻转、腊月花开结冰等景象,还将清歌与桃李、沈水香和红灯相联系。运用象征、对比等手法,借自然现象和生活场景来传达禅意。从首句的藤之变化,到次句腊月花的反常,再到后两句对不同情境的描绘,层层深入。诗歌语言简洁却充满哲思,看似戏答,实则蕴含对禅意的独特理解,展现了黄庭坚诗歌善于以新奇意象表达深意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象征:诗中“翻头作尾掉枯藤”“腊月花开更造冰”等意象,象征着事物的变化无常,暗示禅意中对事物本质的思考,以具体的自然景象来象征抽象的禅理。对比:“何似清歌倚桃李,一炉沈水醉红灯”将清歌与桃李的场景和沈水香、红灯的情境作对比,通过不同氛围和意象的对比,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感悟禅意。借物抒情:借助对枯藤、腊月花、清歌、沈水香等事物的描写,抒发诗人对禅意的理解和感悟,将情感与对禅的思考融入到所描绘的事物之中。

2. 分段赏析

《戏答龙泉余尉问禅二小诗》第一句“翻头作尾掉枯藤”,“翻”“掉”等动词生动地写出了枯藤形态的变化,这种变化打破常规认知,暗示着事物并非一成不变,如同禅意中对变化的认知。第二句“腊月花开更造冰”,“腊月花开”本就反常,“更造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违背常理的景象,象征着在看似不可能中蕴含着别样的禅机。第三句“何似清歌倚桃李”,描绘出一种优美且充满生机的场景,“清歌”“桃李”营造出欢快的氛围,与禅意中的某种境界相呼应。第四句“一炉沈水醉红灯”,“沈水”即沉香,与“红灯”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且沉醉的氛围,与上句形成对比,引导人们从不同的情境中去体会禅意的丰富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癸丑宿早禾渡僧舍》

下一篇:宋·黄庭坚《观道二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