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zhāng
wén
qián
huì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duǎn
lín
wén
zhāng
jìn
chǔ
wèi
shí
xiǎng
fēng
cǎi
bié
lìng
rén
wén
zhàn
shèng
kǎi
yǎn
jīng
jūn
xíng
shàng
bīng
yàn
ér
xué
shěng
jiā
shì
cuī
lái
fèi
fāng
guān
zhuī
jīn
yán
guī
nán
shān
yǒu
jūn
lán
huái
怀
lìng
姿
dàn
yīng
jié
zhāi
yǒng
shēng
shī

译文

你身着朴素衣衫却坚守高洁,不受世俗沾染,文章风格与楚辞相近,文采斐然。在未结识你之前,我就对你的风采充满想象,分别之后更是让我思念不已。你在文学上已取得辉煌成就,如同胜利之师高奏凯歌。你离去时鱼儿刚刚破冰而出,转眼间燕子已开始哺育幼崽,时光匆匆。在学省时结识你这样的优秀人才,为了邀请你过来甚至动用了官府文书。原本期待与你一同在文学道路上追求更高成就,你却突然要离去。你如同南山的君子,怀有高洁的品质与美好的姿态。只应保持高洁操守耐心等待时机,不要创作那些宣扬虚无思想的诗篇。

逐句剖析

"短褐不磷缁":你身着朴素衣衫却坚守高洁,不受世俗沾染,

"文章近楚辞":文章风格与楚辞相近,文采斐然。

"未识想风采":在未结识你之前,我就对你的风采充满想象,

"别去令人思":分别之后更是让我思念不已。

"斯文已战胜":你在文学上已取得辉煌成就,

"凯歌偃旌旂":如同胜利之师高奏凯歌。

"君行鱼上冰":你离去时鱼儿刚刚破冰而出,

"忽复燕哺儿":转眼间燕子已开始哺育幼崽,时光匆匆。

"学省得佳士":在学省时结识你这样的优秀人才,

"催来费符移":为了邀请你过来甚至动用了官府文书。

"方观追金玉":原本期待与你一同在文学道路上追求更高成就,

"如许遽言归":你却突然要离去。

"南山有君子":你如同南山的君子,

"握兰怀令姿":怀有高洁的品质与美好的姿态。

"但应洁斋俟":只应保持高洁操守耐心等待时机,

"勿咏无生诗":不要创作那些宣扬虚无思想的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答张文潜惠寄》是北宋诗人黄庭坚所作。在这首诗中,黄庭坚通过对张文潜的赞美、对彼此交往的回忆以及对其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文人情谊,也反映出北宋时期文人之间以诗会友、相互砥砺的文化氛围,为研究黄庭坚诗歌创作及北宋文人社交提供了重要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短褐不磷缁”运用典故,源自《论语・阳货》中“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意为质地坚硬之物磨也磨不薄,洁白之色染也染不黑,以此夸赞张文潜虽身着朴素衣物,却坚守高洁品质,不受世俗污染,使诗歌表达更具文化底蕴。比喻:“斯文已战胜,凯歌偃旍旗”将张文潜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比作战争胜利后高奏凯歌、偃旗息鼓,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张文潜文学才华出众,在文坛已取得斐然成绩,让读者更易理解其文学地位之高,增强诗歌感染力。借景抒情:“君行鱼上冰,忽复燕哺儿”通过描绘时间推移中自然景象的变化,即从鱼儿破冰而出到燕子哺育幼崽,暗示时光流逝,同时借景抒发对与张文潜分别后时光匆匆的感慨,以及对彼此情谊在时间长河中延续的珍视,情景交融,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深沉。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短褐不磷缁”,黄庭坚便对张文潜的品格给予高度赞扬。他以“短褐”指代张文潜虽生活简朴,身着粗布衣服,却如经磨砺而不变质的坚硬之物,如洁白之色难以被染黑,强调其坚守内心的高洁,不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所动摇,展现出高尚的道德操守。“文章近楚辞”则进一步夸赞张文潜的文章风格,将其与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文辞优美且情感真挚的楚辞相媲美,突出张文潜文学创作才华横溢,文章具有独特魅力。“未识想风采,别去令人思”,此句流露出黄庭坚对张文潜的倾慕与思念之情。在未结识张文潜之前,黄庭坚便对其风采充满想象,而相识之后,两人结下深厚情谊,分别后黄庭坚更是对他思念不已。这两句诗以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展现出文人之间纯粹的惺惺相惜之情。“斯文已战胜,凯歌偃旍旗”,诗人以战争胜利为喻,高度评价张文潜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张文潜凭借自身才华,在文坛中崭露头角,就如同凯旋的军队,奏响胜利凯歌,此时军旗也可偃息,象征着他已在文学创作上达到令人瞩目的高度,成为众人敬仰的对象。“君行鱼上冰,忽复燕哺儿”,黄庭坚巧妙地借助自然景象的变化来抒发情感。“鱼上冰”描绘的是寒冬过后,鱼儿破冰而出,寓意着新的生机与希望,象征着两人相识之初的美好时光;“燕哺儿”则展现了燕子哺育幼崽的温馨场景,暗示时光飞逝,转眼间已过了许久。这一景象的转换,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转,更让人体会到诗人对与张文潜相识相知以来这段时光的珍视,以及分别后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学省得佳士,催来费符移”,回忆起在学省中结识张文潜这位优秀人才的经历,当时为了将他邀请过来,甚至动用了官府的文书。这一细节体现出张文潜的才华备受重视,也侧面反映出黄庭坚对结识他的重视与欣喜。“方观追金玉,如许遽言归”,诗人原本期待与张文潜一同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追求更高境界,如同追逐金玉般珍贵的成就,然而张文潜却突然要离去,这让黄庭坚感到十分惋惜与不舍。“南山有君子,握兰怀令姿”,再次以“南山君子”“握兰”等形象,比喻张文潜的君子风范与高洁品质。“握兰”在古代常象征着君子的美好品德,这里强调张文潜不仅文学才华出众,更有着令人钦佩的品德修养。“但应洁斋俟,勿咏无生诗”,最后,黄庭坚对张文潜寄予期望,希望他能够保持高洁的操守,等待更好的时机,不要因一时的不如意而消极处世,去创作那些宣扬虚无、消极思想的“无生诗”。这既体现出黄庭坚对朋友的关怀,也反映出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文学创作应传递正能量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为慧林冲禅师烧香颂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黄庭坚《叔诲宿邀湖上之游以故不果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