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ì
chuān
yuē
wǎn
guò
jìn
shū
qián
yùn
zèng
zhì
chuān
bìng
chéng
jìn
shū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rén
dùn
xíng
xiàng
chéng
dōng
xiǎo
yǐn
jiā
dào
shàng
fēng
āi
zào
bái
táng
qián
shuǐ
zhú
zhàn
qīng
huá
chūn
guī
dìng
hán
shí
gōng
dào
jiāng
nán
yīng
xuē
guā
zūn
jiǔ
guāng
yīn
duān
lián
yuán
huā

译文

人骑着一匹迟钝如蛙的马,朝着城东隐士的家前行。路上风尘飞扬模糊了黑白,堂前水竹清澈散发着清丽光华。春回河曲时正是寒食节,您到江南的时候,应该正好能吃到鲜美的瓜。共饮美酒、共度时光都值得珍惜,真该让园花连夜绽放争春。

逐句剖析

"人骑一马钝如蛙":人骑着一匹迟钝如蛙的马,

"行向城东小隐家":朝着城东隐士的家前行。

"道上风埃迷皂白":路上风尘飞扬模糊了黑白,

"堂前水竹湛清华":堂前水竹清澈散发着清丽光华。

"春归河曲定寒食":春回河曲时正是寒食节,

# 春:一作我。

"公到江南应削瓜":您到江南的时候,应该正好能吃到鲜美的瓜。

"樽酒光阴俱可惜":共饮美酒、共度时光都值得珍惜,

"端须连夜发园花":真该让园花连夜绽放争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稚川约晚过进叔次前韵赠稚川并呈进叔》是北宋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开头描写诗人骑着迟缓的马匹,前往城东友人的隐居之所,点明人物与地点。颔联把路上的风尘迷乱和堂前水竹的清澈秀丽进行对比,既隐喻朝堂尘世的浑浊,又赞颂隐者的高洁品格,委婉道出对闲适林泉生活的向往。颈联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借不同地域与季节,暗示朋友相聚不易,倡导珍惜情谊、淡泊名利。尾联化用典故,以光阴易逝为引,表达出渴望与友人及时欢聚畅饮的殷切之情。整首诗风格清新质朴,情感真挚动人,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悠然生活的憧憬和对友情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人骑一马钝如蛙,行向城东小隐家”,首联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前往友人居所的情景。诗人骑着一匹行动迟缓、仿若青蛙般迟钝的马,缓缓朝着城东小隐之家行进。“钝如蛙”这一独特的比喻,既真切地展现出坐骑的状态,又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并不急切的心境,仿佛他正悠然享受着这段路程,带着几分惬意,满心期待着与友人的相聚,由此也可感受到诗人即将见到好友时内心的轻松与愉悦。“道上风埃迷皂白,堂前水竹湛清华”,颔联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前半句写诗人在前往的路途上,风扬起的尘埃弥漫,模糊了黑白界限,“迷皂白”一语双关,表面是写道路上的风尘遮目,实则暗指当时社会的污浊混乱,让人难以分辨是非善恶;后半句则将视角转向友人堂前,那里水竹清澈,散发着清幽秀丽的光华,“湛清华”借水竹的美好姿态,赞颂了友人进叔高雅脱俗、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诗人对进叔的崇敬之情也溢于言表。“春归河曲定寒食,公到江南应削瓜”,颈联虚实结合且充满想象。诗人提及春天回到河曲时,正值寒食节;又设想友人前往江南时,应该正值夏日吃瓜之际。通过“河曲”与“江南”这两个遥远地域的对比,以及“寒食”与“削瓜”所代表的不同季节的差异,委婉地表达出朋友之间聚少离多的现实,进而强调彼此应当珍惜这份友情,感恩相遇,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看淡名利、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樽酒光阴俱可惜,端须连夜发园花”,尾联化用典故,情感真挚深沉。诗人感慨美酒与光阴都如此珍贵,不可轻易虚度,就如同武则天希望园中的花朵连夜开放那般,诗人也期望能与朋友抓紧时间,尽情享受相聚的欢乐时光。“俱可惜”直接点明对时光和相聚时刻的珍视,“端须”则强化了这种迫切感,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对朋友情谊的无比珍惜,希望能将这美好的相聚时光无限延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叔父给事挽词十首其一》

下一篇:宋·黄庭坚《戏答史应之三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