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wáng
jīng
gōng
西
tài
gōng
èr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wǎn
fēng
chí
lián
xiāng
xiǎo
gōng
huái
yǐng
西
bái
xià
cháng
gàn
mèng
dào
qīng
mén
chén

译文

晚风吹来,池塘中莲花的香气飘来,清晨的太阳升起,宫中槐树的影子向西倾斜。在梦里梦到了白下和长干这两个地方,青门和紫曲这些地方,被尘世的喧嚣所笼罩。

逐句剖析

"晚风池莲香度":晚风吹来,池塘中莲花的香气飘来,

"晓日宫槐影西":清晨的太阳升起,宫中槐树的影子向西倾斜。

# 晓日宫槐影西:自注:蒋刻本作庭。

"白下长干梦到":在梦里梦到了白下和长干这两个地方,

# 白下:地名,本名白石陂,后人在此筑白下城,故址在今南京市金川门(北门之一)外南区。唐代武德九年(626年),曾改金陵为白下,因用以代指金陵。长干:地名,在今南京市南。王安石诗:“白头想见江南。”

"青门紫曲尘迷":青门和紫曲这些地方,被尘世的喧嚣所笼罩。

# 紫曲:即紫陌,指长安的道路。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乙宫壁二首(其二)》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六言诗。此诗创作于1086年7月,地点在河南省开封市。诗歌主题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感慨。前两句“晚风池莲香度,晓日宫(蒋刻本作庭)槐影西”描绘了西太乙宫傍晚微风中莲花香气弥漫,清晨阳光里槐树影子西斜的清幽景色,营造出静谧氛围;后两句“白下长干梦到,青门紫曲尘迷”中,诗人梦到南京的白下和长干里,又感叹身处开封青门紫曲的尘世纷扰,借地点转换与对比,含蓄地抒发了对故地的思念以及对现实中尘世喧嚣的无奈。写作上,运用了寓情于景和对比的手法。先以清新之景衬情,后将梦中故地与眼前现实对比,深化情感。全诗虽篇幅短小,但意蕴丰富,借景与回忆巧妙传达情思,展现出黄庭坚诗歌在遣词造句和意境营造上的功力,体现了他对诗歌形式和内涵的精妙把握,是其作品中颇具特色的一首六言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偶:“晚风池莲香度,晓日宫(蒋刻本作庭)槐影西”,句式整齐,“晚风”对“晓日”,“池莲”对“宫槐”,“香度”对“影西”,从时间和景物等方面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描绘出不同时段的宫中景致。借景抒情:前两句通过描写晚风中池莲的香气、晓日下宫槐的影子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让读者能从景物中感受到诗人的心境。意象组合:诗中运用了“晚风”“池莲”“晓日”“宫槐”“白下”“长干”“青门”“紫曲”等多个意象,将它们巧妙组合在一起,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拓宽了诗歌的意境,委婉地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思绪与情感。

2. 分段赏析

《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乙宫壁二首(其二)》第一句“晚风池莲香度,晓日宫槐影西”,此句运用了景物描写的表达方式,勾勒出两幅画面。傍晚时分,微风轻拂,池中莲花的香气悠悠飘散,从嗅觉角度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清晨之际,阳光洒落,宫中槐树的影子向西倾斜,从视觉角度展现出静谧的场景。“度”和“西”两个字炼字精妙,“度”形象地写出了香气的弥漫,“西”则生动地描绘出槐影的移动,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细腻感受。第二句“白下长干梦到,青门紫曲尘迷”,使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白下”“长干”是诗人梦中的江南之地,属于虚写,寄托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与向往;“青门”“紫曲”描绘的是现实中开封的繁华街道,充满尘世的喧嚣,为实写。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的迷茫与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陪师厚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

下一篇:宋·黄庭坚《书蔡秀才屏风颂四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