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饮酒不尽味":一生喝酒没尝出多少滋味,
"五鼎馈肉如嚼蜡":就算用五鼎送来肉,吃着也像嚼蜡。
"我醉欲眠便遣客":我喝醉了想睡觉,就把客人打发走,
"三年窥墙亦面壁":学书时像“三年窥墙”“面壁”般专注。
"空余小来翰墨场":只记得从小就在笔墨场里流连。
"松烟兔颖傍明窗":松烟墨、兔毫笔总在明亮的窗前。
"偶随儿戏洒墨汁":偶尔像小孩子玩闹般泼洒墨汁,
"众人许在崔杜行":家却夸我能和崔瑗、杜度并列。
"晚学长沙小三昧":晚年学了长沙的书法妙法,
"幻出万物真成狂":笔下能“幻出万物”,真算痴迷了。
"龙蛇起陆雷破注":笔势像龙蛇从陆地跃起、雷声劈破柱子,
"自喜奇观绕绳床":自己喜欢这奇景萦绕在床边。
"家人骂笑宁有道":家人又骂又笑,难道有道理吗,
"污染黄素败粉墙":不过是弄脏了纸、弄坏了粉墙。
"诚不如南邻席明府":实在比不上南邻的席明府,
"蛛网锁砚蜗书梁":他砚台结着蛛网,梁上有蜗牛爬过的痕迹像写字。
"怀中探丸起九死":他有“探丸起九死”的本事,
"才术颇似汉太仓":才学很像汉代的太仓令。
"感君诗句唤梦觉":感谢你的诗句把我从迷梦中叫醒,
"邯郸初未熟黄粱":可我学书的兴致,像邯郸梦还没做完。
"身如朝露无牢强":生命像早晨的露水,不牢固,
"玩此白驹过隙光":该珍惜这如白驹过隙的时光。
"从此永明书百卷":从此要研读百卷书,
"自公退食一炉香":办公回来,就焚一炉香继续学书。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分段赏析
“平生饮酒不尽味,五鼎馈肉如嚼蜡。我醉欲眠便遣客,三年窥墙亦面壁”,开篇四句用对比手法,写自己对饮酒食肉这些俗事毫无兴趣,美味佳肴吃起来也像嚼蜡,醉了就随性打发客人;却像“三年窥墙”“面壁”般专注于学书。通过对俗事的淡漠,反衬出对书法的极度投入,为下文回应“劝莫学书”埋下伏笔,语气中带着几分随性与自嘲。“空余小来翰墨场,松烟兔颖傍明窗。偶随儿戏洒墨汁,众人许在崔杜行”,这四句回忆自己与书法的渊源,从小就在笔墨场合流连,松烟墨、兔毫笔常在明亮的窗前相伴;偶尔像小孩子玩闹般泼洒墨汁,大家却夸赞能与汉代书法家崔瑗、杜度并列。“偶随儿戏”是自谦之词,“众人许”则侧面体现其书法水平,字里行间满是对书法的喜爱。“晚学长沙小三昧,幻出万物真成狂。龙蛇起陆雷破柱,自喜奇观绕绳床”,接下来四句写晚年学书的状态与乐趣,学习长沙一带的书法妙法,笔下能“幻出万物”,自己都觉得痴迷;书法笔势像龙蛇从陆地跃起、雷声劈破柱子般雄奇,独自欣赏这奇妙景象在床边萦绕。用生动比喻描绘书法的气势,展现创作时的投入与自得,“真成狂”直白表达了对书法的沉醉。“家人骂笑宁有道,污染黄素败粉墙。诚不如南邻席明府,蛛网锁砚蜗书梁”,这四句转向家人态度与席子泽,家人因学书弄脏纸张、弄坏粉墙而骂笑,却不懂其中乐趣;坦言自己实在比不上南邻的席明府,他的砚台蒙着蛛网,房梁上有蜗牛爬过的痕迹像写字(暗指不常动笔却有才)。借家人的不解反衬自己的执着,为席子泽解嘲,也暗含对其才学的赞赏。“怀中探丸起九死,才术颇似汉太仓。感君诗句唤梦觉,邯郸初未熟黄粱”,这四句先赞席子泽有“探丸起九死”的过人本领,才学像汉代太仓令淳于意般高明;再写感谢赵伯充的诗句像唤醒迷梦,可自己学书的兴致就像邯郸梦还没做完,丝毫未减。用典故凸显席子泽才术,又以“黄粱梦”的比喻,表明不会因劝诫放弃学书,态度鲜明。“身如朝露无牢强,玩此白驹过隙光。从此永明书百卷,自公退食一炉香”,最后四句抒发人生感慨与决心,生命像早晨的露水般不牢固,如白驹过隙般短暂,更要珍惜时光;从此要研读百卷书籍,办公完毕后就焚一炉香,继续潜心学书。由人生短暂的感慨,引出坚持学书的决心,洒脱中带着对理想的执着。
上一篇:宋·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其一》
下一篇:宋·黄庭坚《题安石榴双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