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g
dào
rén
xuān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zhì
shǒu
quán
mén
liè
huǒ
yán
lěng
hán
fǎn
yōu
qián
qīng
chén
dòng
qín
héng
wàn
lài
shēng
yuè
lián
qiū
hòu
qián
shuí
shǔ
chūn
cāng
zhú
zhī
tiān
xīng
chéng
chá
huì
fǎng
访
chéng
rén
xìng
yán

译文

靠近权势显赫的门第,就像靠近炽热的烈火,而清冷的溪流和寒冷的山谷反而幽静深邃。细微的灰尘都不动,琴横放在膝盖上,自然界一切声音都没有,月亮照进帘子。秋天过后,蚕丝换来的钱财谁能数得清,春天过去,苍翠的竹子自己知道增添。客星日后乘坐木筏离去,会去拜访成都一位姓严的人。

逐句剖析

"炙手权门烈火炎":靠近权势显赫的门第,就像靠近炽热的烈火,

"冷溪寒谷反幽潜":而清冷的溪流和寒冷的山谷反而幽静深邃。

"轻尘不动琴横膝":细微的灰尘都不动,琴横放在膝盖上,

"万籁无声月入帘":自然界一切声音都没有,月亮照进帘子。

"秋后丝钱谁数得":秋天过后,蚕丝换来的钱财谁能数得清,

"春余苍竹自知添":春天过去,苍翠的竹子自己知道增添。

"客星异日乘槎去":客星日后乘坐木筏离去,

"会访成都人姓严":会去拜访成都一位姓严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杨道人默轩》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开篇便以“炙手权门烈火炎,冷溪寒谷反幽潜”形成鲜明对比,将权势熏天的热闹与清幽隐逸的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流露出诗人对世俗权势的厌弃和对宁静生活的倾慕。“琴横膝”“万籁无声月入帘”等意象,进一步勾勒出一幅清幽闲适的画面,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默轩内的静谧氛围,强化了诗人对清静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秋后丝钱谁数得,春余苍竹自知添”,以自然景象暗喻时光流转、世事变迁,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尾联“客星异日乘槎去,会访成都人姓严”,巧用“客星乘槎”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深化了归隐主题,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羁绊、追寻自由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崇宁二年(1103年),黄庭坚因党争谪居戎州,借题咏杨道人默轩,倾吐对仕途倾轧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渴慕。诗中活用“炙手权门”“冷溪寒谷”之喻,以权势炙烤之烈与幽谷寒泉之清形成强烈反差;复借“琴横膝”“月入帘”的静美意象,勾勒超然物外的闲适之境。尾联更化用“客星乘槎”典故,暗寄追随严君平(成都隐士)归隐之志。全诗典故层叠,将现实困顿与精神栖居娓娓道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的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感怀诗。诗人借题杨道人默轩,展现了诗人对清静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2. 写作手法

用典:“炙手权门烈火炎”中“炙手权门”运用杜甫《丽人行》的典故,喻权贵气焰之盛,“炙手”形象地描绘出权势之盛,让人不敢靠近,如同把手靠近炽热的火焰会灼伤一样。此典暗示了当时官场的权势斗争激烈,那些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人炙手可热,势力庞大且嚣张跋扈。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这种权势倾轧的厌恶和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对比:“炙手权门烈火炎,冷溪寒谷反幽潜”运用了鲜明的对比。“炙手权门”代表着世俗的权势和热闹,那里充满了争斗、喧嚣和功利;而“冷溪寒谷”则象征着宁静、清幽的隐逸之地。诗人将权门的炽热与寒谷的幽潜进行对比,突出了官场的污浊和隐居生活的纯净美好,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分段赏析

“炙手权门烈火炎,冷溪寒谷反幽潜。”开篇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权势显赫的门第比作炽热的烈火,形象地描绘出世俗权势的炙手可热和令人难以接近;而清冷的溪流和山谷则显得幽静深邃,代表着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权势的厌恶和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轻尘不动琴横膝,万籁无声月入帘。”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超然物外的画面。“轻尘不动”表现出环境的寂静,“琴横膝”则增添了一份闲适和雅致。“万籁无声月入帘”,自然界一切声音都没有,月亮照进帘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进一步体现了默轩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平静。“秋後丝钱谁数得,春余苍竹自知添。”以秋后的蚕丝和春后的苍竹为喻,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秋後丝钱谁数得”,蚕丝换来的钱财难以数清,象征着人生的得失和繁华的虚幻;“春余苍竹自知添”,苍竹在春天过后自然增添新绿,体现了自然的规律和生命的顽强。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客星异日乘槎去,会访成都人姓严。”借用“客星乘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隐逸生活的向往。“客星”象征着诗人自己,“乘槎去”表示离开世俗,去寻找真正的宁静和自由。“会访成都人姓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像传说中的人物一样,寻得一位隐居的高人,与他交流和探讨人生。这一句使全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次韵答晁无咎见赠》

下一篇:宋·黄庭坚《拟古杂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