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游魏阙鱼千里":我的心有时会飘向朝廷,思绪游离,如同那游鱼可以行至千里之外,
"梦觉邯郸黍一炊":而人生就像一场梦,醒来后才发觉,一切荣华富贵不过是黄粱饭熟时的虚幻一场。
"蔬食菜羹吾亦饱":粗茶淡饭、蔬菜汤羹也能让我吃得饱足,
"逍遥堂下叶辞枝":在这逍遥堂的下面,树叶正纷纷从枝头飘落下来。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用典:“心游魏阙鱼千里”化用“身在江湖,心悬魏阙”以及“鱼游千里”的典故,表达了人虽在江湖远离朝廷,但心中仍可能牵挂朝廷之事,同时也有对自身处境与志向关系的思考;“梦觉邯郸黍一炊”运用“黄粱一梦”的典故,感慨人生如梦,荣华富贵等皆是虚幻,转瞬即逝。对比:前两句写人生的虚幻、对世事的牵挂等复杂思绪,后两句写自己满足于“蔬食菜羹”的简单生活,以及逍遥堂下树叶飘落的自然景象,前后形成对比,以内心的复杂衬托出对当下简单生活的满足和随遇而安的心态。借景抒情:“逍遥堂下叶辞枝”一句,通过描写逍遥堂下树叶飘落的景象,借景抒情,既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又增添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之感,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
2. 分段赏析
《十月十五早饭清都观逍遥堂》前两句“心游魏阙鱼千里,梦觉邯郸黍一炊”:连用两个典故,写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心游魏阙”体现了诗人虽身处清都观这样的宁静之地,内心或许仍有对朝廷、对世事的关注和牵挂;“鱼千里”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思绪的游离。“梦觉邯郸黍一炊”则表明诗人意识到人生如同黄粱一梦,曾经追求的种种可能不过是虚幻一场,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后两句“蔬食菜羹吾亦饱,逍遥堂下叶辞枝”:描绘了诗人当下的生活状态和所见之景。“蔬食菜羹吾亦饱”表达了诗人对简单饮食的满足,体现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逍遥堂下叶辞枝”描绘了逍遥堂下树叶飘落的场景,在这种宁静的氛围中,既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也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怀,同时与前两句的复杂思绪形成对比,突出了此刻内心的平静。
上一篇:宋·黄庭坚《杂诗四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