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èr
shǒu
chéng
rén
gōng
jiàn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ǒu
gōng
shì
zhāo
xuān
sān
bǎi
gòng
zūn
zuò
yǐn
zhī
yán
xué
shǒu
tán
shèng
rén
yán
簿
shū
duī
chén
shēng
àn
chē
yān
liú
zài
mén
zhàn
shèng
jiāng
jiāo
bài
guǒ
rán
zhōng
bīng
fān
ǒu
gōng
shì
xiū
shí
shàng
tán
bīng
jiào
liǎng
xīn
zhū
yóu
luò
shēn
tiáo
jiǎ
huà
zhī
xiāng
dōng
chéng
gān
tiān
xià
zhōng
fēn
shàng
chí
shuí
wèi
yóu
ài
shēn
héng
yuè
luò
céng
zhī

译文

偶尔没有公事缠身,却辜负了这早晨温暖的阳光,三百颗枯萎的棋子放在一个酒樽里。坐隐手谈之乐,超过岩穴隐居,也胜过和庸俗的人们闲聊。对弈浑然不觉时间流逝,公文堆积到已积尘,而客人已久等在门外了。骄兵必败,多疑必失,我一边下棋一边提醒自己不可犯这样的错误,果然最后打杀敌军,真是酣快淋漓。偶然没有公务,遇到友人同样休息来做客,两人就坐着下围棋,边下边讨论棋路。思绪仿佛蛛丝飘荡在天空,细细一缕却未曾断绝,身子则像在蝉壳遍地的树下专心致志捕蝉的人,化成了一段枯树枝般,纹丝不动。这一处棋有如湘东王萧绎,只剩一个活眼,确实该被吃掉,但整盘局面势均力敌,我应当还能支持。谁说我们这些人吝惜光阴,明明下棋下到快天亮,尚未发觉时间流逝。

逐句剖析

"偶无公事负朝暄":偶尔没有公事缠身,却辜负了这早晨温暖的阳光,

# 负朝暄:韩文丞《厅记》云:余方有公事,子姑去负暄。

"三百枯棋共一樽":三百颗枯萎的棋子放在一个酒樽里。

"坐隐不知岩穴乐":坐隐手谈之乐,超过岩穴隐居,

# 岩穴乐:即为隐者之乐,与围棋“坐隐”之称相对。,坐隐:围棋或者下围棋的别称之一。

"手谈胜与俗人言":也胜过和庸俗的人们闲聊。

# 俗人言:多指聒噪之语,反衬出围棋“手谈”之高雅情怀。,手谈:围棋对局的别称。

"簿书堆积尘生案":对弈浑然不觉时间流逝,公文堆积到已积尘,

# 簿书:官署中的文书簿册。

"车马淹留客在门":而客人已久等在门外了。

"战胜将骄疑必败":骄兵必败,多疑必失,

"果然终取敌兵翻":我一边下棋一边提醒自己不可犯这样的错误,果然最后打杀敌军,真是酣快淋漓。

"偶无公事客休时":偶然没有公务,遇到友人同样休息来做客,

"席上谈兵校两棋":两人就坐着下围棋,边下边讨论棋路。

# 两棋:围棋分黑白两色,故称。,校:通“较”,较量;一本作“角”。,席:桌席。

"心似蛛丝游碧落":思绪仿佛蛛丝飘荡在天空,细细一缕却未曾断绝,

# 碧落:天空。

"身如蜩甲化枯枝":身子则像在蝉壳遍地的树下专心致志捕蝉的人,化成了一段枯树枝般,纹丝不动。

# 蜩甲:指蝉蜕的壳。蜩,蝉的总名。

"湘东一目诚甘死":这一处棋有如湘东王萧绎,只剩一个活眼,确实该被吃掉,

# 湘东一目: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

"天下中分尚可持":但整盘局面势均力敌,我应当还能支持。

# 天下中分:这里说弈棋者较量形势,如果是平分秋色,一定要奋力拼搏,决战取胜。

"谁谓吾徒犹爱日":谁说我们这些人吝惜光阴,

# 爱:吝惜,不要理解为爱惜。

"参横月落不曾知":明明下棋下到快天亮,尚未发觉时间流逝。

# 参横月落:参星横斜,月亮落下,指夜深。参,参(shēn)星,二十八宿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一组七言律诗,以围棋为主题,生动展现了棋局中的专注与激烈。前一首写自己下棋的悠然心境,后一首描绘与友人对弈的热闹场景。这组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下棋过程与棋手心理,在轻松的文字里,藏着对现实的思考与讽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是熙宁四年(公元1072年),黄庭坚在叶(shè)县任职时创作了这组诗。彼时,他将诗作呈献给时任叶县县令任公渐,期望这位顶头上司能理解自己的心境。诗中,黄庭坚以诙谐自嘲的笔触,巧妙地暗藏讽喻,借文字委婉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律诗。围绕围棋,描绘了对弈时的专注激烈。一首写自己下棋的乐趣,一首写与友人对弈的情景。诗中对弈棋场景和棋手心态刻画细腻,借棋暗讽,富有深意。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坐隐”“手谈”是围棋的别称,出自《世说新语·巧艺》等,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与高雅情趣。“湘东一目”以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瞎一目来指代围棋一角被占,使诗歌表意更丰富,以历史故事来强化棋局中的情境与情感。比喻:“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把棋手的心思比作天空飘荡的蛛丝,细腻地展现其思绪灵动、专注于棋局的状态;将身体比作蝉蜕,生动地描绘出棋手纹丝不动、全神贯注的样子,使读者对棋手的形象有直观感受。对比:“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一边是堆积落尘的公文和等待的访客,一边是诗人专注弈棋,两者对比,凸显出诗人对弈棋的痴迷,以及在公务与弈棋之间的状态反差。夸张:“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以参星横斜、月亮西落极言时间之晚,夸张地表现出棋手沉浸棋局、忘却时间的状态,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突出了弈棋的吸引力。

3. 分段赏析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第一首诗:第一首诗起始,一个“负”字趣味横生。平常被公务缠身的人,偶然抽空下棋,像是辜负了大好光阴,可这何尝不是忙里偷闲的自我打趣?瞬间就把那种在忙碌生活里寻得片刻放松的微妙心态展露无遗。“坐隐”和“手谈”,简简单单两个词,却把下棋的快乐写得淋漓尽致,这快乐,可比躲进深山隐居还畅快,比和俗人闲聊有趣多了。接着看颈联,诗人没直接说下棋多久、多投入,而是通过“书本桌子堆满灰尘,对等候的客人不管不顾”这些细节,侧面烘托出两人对弈时的全神贯注,棋逢对手的胶着状态也跃然纸上,夸张手法更是添了几分趣味。到了尾联,诗人笔锋一转,从下棋的宁静里跳出来大发感慨,总结出“骄兵必败”“多疑必失”这些人生道理,既是警醒自己,也是在给旁人提个醒。赢棋后的那股畅快劲儿,更是让人感同身受。第二首诗:第二首诗开篇就点明,自己和朋友正好都有空,那可得好好杀一盘,自然地引出下文对弈的描写。颔联“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简直绝了!把棋手思考时的状态,比作蛛丝在天空飘荡,细密又充满探索感;再用佝偻老人粘“知了”时像枯枝一样专注的典故,把棋手沉浸棋局、纹丝不动的样子刻画得栩栩如生,让我们好像能看到棋手脑海里思路翻飞。颈联的“湘东一目”典故用得极为巧妙,围棋讲究两眼成活,“一目”本是绝境,可诗人话锋一转,说就算边角不利,把握中盘依旧有转机,这股豁达和自信扑面而来。或许这也是诗人借下棋劝朋友任渐,别被眼前小事困住,要有把握大局的魄力。尾联以反问收尾,感慨围棋太有吸引力,连珍惜时间的读书人都会为它忘了时间,和前文乐观大气的风格完美呼应。

4. 作品点评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借弈棋深入探讨人生,在艺术与思想层面皆造诣深厚。黄庭坚在这两首诗里,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自己与棋友对弈的画面。他觉得下棋的乐趣远超过游山玩水,和俗人交谈更是没法跟下棋相提并论。下棋的时候,两人一心扑在棋局里,连时间都忘掉了。前人评价说:“较胜负于一着,与王荆公措意异矣。”这是指黄庭坚下棋时,更倾向于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抓住最关键的一步定胜负;而王安石下棋,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他们面对棋局的策略和心态,有着显著的差别。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诗评者谓山谷此二句,则苦思忘形,较胜负于一著,与王荆公措意异矣。

宋史容《山谷外集诗注》 卷二

# “江西体”自好。“江西”佳作。

清冯班《瀛奎律髓汇评》

# 已注又注,不成文理。三、四极力形容而语终浅近,五句用事又拙。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

# “碧落”“枯枝”一联,尽弈者用心忘身之态。或者以为不如东坡“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远矣。侯景之党王伟檄梁元帝云:“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岂为赤县所归?”元帝盲一目,引用此事,谓其两眼而活,一眼而死,天下中分或作三分,此又谓救棋各分占路数也。皆奇不可言。

元方回《瀛奎律髓》

# 棋一目则死,湘东一目仍活。如何牵扯至此?方君云:“奇不可言。”不通。

清冯舒《瀛奎律髓汇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次韵喜陈吉老还家二绝》

下一篇:宋·黄庭坚《和李才甫先辈快阁五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