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得屠龙长缩手":虽然学得了屠龙的本领,却总是不敢施展,常常缩手,
"链成五色化苍烟":炼成了五彩之色,却化作了苍烟消散。
"谁言游刃有余地":谁说在处理事情时能游刃有余呢,
"自信无功可补天":自己相信没有功劳可以用来补天。
"啼鸟笑歌追暇日":啼叫的鸟儿欢快地歌唱,仿佛在追逐闲暇的时光,
"饱牛耕凿望丰年":吃饱的牛在耕田凿地,人们盼望着丰收的年景。
"荷锄端欲相随去":扛着锄头正想要跟随七兄一同离去,
"邂逅青云恐疾颠":偶然遇到青云直上的机会,又害怕突然遭遇挫折。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分段赏析
首联“学得屠龙长缩手,链成五色化苍烟”,这两句诗中“学得屠龙”化用“屠龙之技”的典故,“屠龙之技”出自《庄子·列御寇》,有个名叫朱泙漫的人,他一心想学到一种出奇的本领。他听说支离益擅长屠龙的技术,就变卖家产,带着千金的家财,到支离益那里去拜师学艺。经过整整三年的学习,朱泙漫终于把屠龙的本领学到了手。然而,当他学成归来后,却发现天下根本没有龙可杀。他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钱财所学到的这门技术,根本没有实际用武之地。该典故常用来比喻那些徒有其表、华而不实,虽然掌握了高超但不切实际、无法应用于现实的技能或学问,最终难以发挥实际价值,也讽刺了那些脱离实际、追求虚幻目标的行为。诗人黄庭坚以朱泙漫自比,暗示自己虽然像朱泙漫一样学到了本领,但却因为现实没有施展的机会,只能“长缩手”,空有才华却无法施展,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之情。“链成五色”可能象征着诗人经过努力获得了某种珍贵的能力或成果,“化苍烟”说明这些最终都如青烟般消散,没有发挥实际价值。颔联“谁言游刃有余地,自信无功可补天”,这两句诗中“谁言游刃有余地”以反问的形式,否定了自己能够在处理事情时游刃有余。“自信无功可补天”则直白地表达出诗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建立大的功绩,无法像古代神话中女娲补天那样拯救时局或做出突出贡献。颈联“啼鸟笑歌追暇日,饱牛耕凿望丰年”,这两句诗中“啼鸟笑歌”描绘了鸟儿欢快啼叫、仿佛在嬉笑歌唱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追暇日”表现出鸟儿在闲暇时光里自由自在的状态。“饱牛耕凿”刻画了牛吃饱后悠闲耕作的画面,“望丰年”体现了人们对丰收年景的期盼。尾联“荷锄端欲相随去,邂逅青云恐疾颠”,这两句诗中“荷锄端欲相随去”表明诗人扛着锄头,正想要追随七兄去过田园生活,体现出他对田园生活的渴望。“邂逅青云恐疾颠”则表达了诗人担心在追求仕途顺利(青云直上)的过程中突然遭遇挫折、失败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