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ò
dòng
tíng
qīng
cǎo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chǒu
yuè
dòng
tíng
bǐng
yín
qīng
cǎo
wèi
shén
suǒ
lián
xuě
shàng
gǎo
gǎo
suī
pín
zhì
yóu
shèng
líng
lǎo
shàng
yuè
yáng
fàn
cóng
rén
tǎo
xíng
chí
liú
jiāo
lín
zhuī
liáo

译文

乙丑年我穿越了洞庭湖,丙寅年又渡过了青草湖。仿佛是神灵在怜悯我,让我在雪天里看到了明媚的阳光。虽然我贫穷到了极点,但相比起来,我还是比杜陵老要好一些。回想起昔日登上岳阳楼的情景,我连一顿饭都需要向别人乞讨。现在我要继续前行了,不能停留和犹豫,我要像追逐野兽一样,在蕉林中奋力前行。

逐句剖析

"乙丑越洞庭":乙丑年我穿越了洞庭湖,

# 乙丑:二十一日。

"丙寅渡青草":丙寅年又渡过了青草湖。

# 丙寅:二十二日。

"似为神所怜":仿佛是神灵在怜悯我,

"雪上日杲杲":让我在雪天里看到了明媚的阳光。

# 杲杲:明亮的样子。

"我虽贫至骨":虽然我贫穷到了极点,

"犹胜杜陵老":但相比起来,我还是比杜陵老要好一些。

# 杜陵老:指杜甫。

"忆昔上岳阳":回想起昔日登上岳阳楼的情景,

"一饭从人讨":我连一顿饭都需要向别人乞讨。

"行矣勿迟留":现在我要继续前行了,不能停留和犹豫,

"蕉林追獦獠":我要像追逐野兽一样,在蕉林中奋力前行。

# 獦獠:指南方少数民族人,泛指南方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过洞庭青草湖》是北宋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黄庭坚在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二月二十一日那天,穿越了宏伟的洞庭湖,紧接着在二十二日,他又渡过了青草湖。他在这首诗中,以真挚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沿途的风景,同时流露出深沉的怀古之情。语言质朴无华,没有刻意引用或模仿前人的诗句,展现出了黄庭坚诗风的另一番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以其真切细腻的景物描绘著称,同时蕴含着深沉的怀古情感。它的语言质朴无华,没有刻意模仿或引用前人的诗句,展现出了黄庭坚诗风的另一种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远方的向往、面对困境的坚韧态度以及乐观自强的精神

2. 写作手法

景物描写:“似为神所怜,雪上日杲杲”一句,通过“雪”与“日杲杲”(明亮的太阳)的对比,描绘出了一幅冬日雪景中阳光照耀的生动画面,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似乎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怜悯和帮助。对比:诗中“杜陵老”指的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诗人通过将自己与杜甫的境遇进行对比,既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也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些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鲜明和强烈。

3. 分段赏析

《旅途抒怀》“乙丑越洞庭,丙寅渡青草。”这两句诗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诗人的行程。乙丑年他穿越了洞庭湖,丙寅年又渡过了青草湖。洞庭湖与青草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视为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以此开篇,既展现了他的旅行经历,又赋予了诗歌一种宏大的背景。同时,这种按时间顺序的叙述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一种历史的真实感和行进的动态感。“似为神所怜,雪上日杲杲。”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一次奇妙经历。在寒冷的雪天里,太阳却突然变得明亮起来,仿佛神灵在怜悯他,给予他温暖和希望。这里的“神所怜”是一种超自然的想象,而“雪上日杲杲”则是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两者相结合,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帮助和鼓舞。“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这两句诗是诗人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感慨。他自谦地说自己虽然贫困到了极点,但相比之下仍然比杜陵老(即杜甫)要好一些。这里,诗人通过将自己与古代伟大诗人杜甫的境遇进行对比,既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和同情,也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鲜明和强烈,同时也赋予了诗歌更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忆昔上岳阳,一饭从人讨。”这两句诗是诗人对过去艰难岁月的回忆。他回忆起自己曾经登上岳阳楼时,连一顿饭都需要向别人乞讨。这种回忆不仅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也进一步突出了他现在的贫困和艰难。同时,这种回忆也为后文的“行矣勿迟留”提供了情感上的铺垫和支撑。“行矣勿迟留,蕉林追獦獠。”这两句诗是诗人的自我勉励和决心表达。他说自己现在要继续前行,不要停留和犹豫,要像追逐野兽一样在蕉林中奋力前行。这里的“蕉林”和“獦獠”(指野兽或敌人)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代表了诗人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诗人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决心。同时,这种自我勉励和决心表达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深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欸乃歌二章戏王穉川》

下一篇:宋·黄庭坚《庭坚以去岁九月至鄂登南楼叹其制作之美成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