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ōng
xuě
宿
xīn
zhài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xiàn
běi
xiàn
nán
liǎo
yòu
lái
xīn
zhài
jiě
zhēng
ān
shān
xián
dǒu
bǐng
sān
xīng
xuě
gòng
yuè
míng
qiān
hán
xiǎo
yǒu
shí
shù
dài
rén
wèn
xiū
guān
jiāng
nán
zhǎng
jìn
shāo
yún
zhú
guī
chūn
fēng
zhǎn
diào
gān
竿

译文

在县北县南的奔波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又来到新寨解下远行的马鞍。山仿佛衔住斗柄,三星隐没,雪与明月交相辉映,千里大地一片寒冷。身为小吏有时必须束好衣带,老朋友多次问我为什么还不辞官。江南长满了修长入云的竹子,等春风来时回去砍来做钓竿。

逐句剖析

"县北县南何日了":在县北县南的奔波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 县北县南何日了:旧注:按:本诗题下原有纂异,云眉州本及黄氏本作“一梦江南据马鞍,梦中投宿夜阑干。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俗学近知回首晚,病身全觉折腰难。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当系修改前的文字。

"又来新寨解征鞍":又来到新寨解下远行的马鞍。

"山衔斗柄三星没":山仿佛衔住斗柄,三星隐没,

# 三星:参星。古人观察,参星与商星相对,十月以后,参星首先出现于东方,要待参星隐没之后,商星才开始出现于西方。因此可以据此而确定时间。,斗柄:北斗星。

"雪共月明千里寒":雪与明月交相辉映,千里大地一片寒冷。

"小吏有时须束带":身为小吏有时必须束好衣带,

# 束带:陶渊明在彭泽县令职上,穿戴随意,各邮将至,衡吏告知须戴冠束带见之。陶渊明遂挂印去官。

"故人颇问不休官":老朋友多次问我为什么还不辞官。

"江南长尽捎云竹":江南长满了修长入云的竹子,

"归及春风斩钓竿":等春风来时回去砍来做钓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七言律诗。以旅途中在新寨投宿为题材,通过描写旅途景色和自身遭遇,抒发内心感受。诗开篇表达在县北县南奔波不停,不知何时才能结束,如今又来到新寨解下马鞍投宿,流露出旅途的疲惫。颔联描绘山衔斗柄三星隐没,雪与明月交相辉映,千里一片寒冷,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颈联说身为小吏有时不得不束带应酬,老朋友常问为何还不辞官,体现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不满。尾联想象江南修长入云的竹子,想着等到春风来时回去砍来做钓竿,表达渴望归隐的心情。整首诗围绕旅途和官场经历,抒发诗人对奔波生活和官场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是宋代黄庭坚所写。这首诗大概创作于黄庭坚任职叶县期间。彼时,黄庭坚身为叶县县尉,常因公务需要前往乡下,此诗所记便是这类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县北县南何日了,又来新寨解征鞍”:直接抒发对旅途奔波的厌倦,不知在县北县南的奔波何时能结束,“又来”强调奔波的频繁,“解征鞍”表明到达新寨投宿,为全诗奠定不乐的基调。颔联“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描绘出一幅寒冷、孤寂的夜景,山仿佛衔住斗柄,三星隐没,雪与月交相照映,千里大地一片寒冷。此景不仅烘托出旅途的艰辛,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颈联“小吏有时须束带,故人颇问不休官”:从写景转向写官场生活,身为小吏不得不遵守官场礼仪,束带应酬,老朋友多次询问为何不辞官,侧面反映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这种生活带来的困扰。尾联“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诗人的思绪转向江南,想象那里修长入云的竹子,计划在春风来临时回去砍竹做钓竿,借这一想象的归隐画面,表达对自由、闲适归隐生活的向往,收束全诗,深化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

下一篇:宋·黄庭坚《和师厚郊居示里中诸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