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zhāng
jiào
xuě
sān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xiàng
shēn
péng
yǒu
lái
wǎng
yàn
ér
tóng
sǎo
chú
xuě
zhèng
dāng
méi
jìn
mín
dài
mài
qiū
hán
shēng
duǎn
zhào
shuí
chéng
xìng
guāng
shū
líng
shū
guān
lěng
rén
gōng
měi
jiǔ
shí
què
bīng
chú

译文

幽深小巷中,朋友间很少往来探访,天已很晚,孩童也没清扫积雪。此时大雪纷飞,正值梅残腊尽之际,百姓饱受饥苦,不知能否盼来麦收缓解饥荒。寒冷中,谁会乘小船兴致勃勃出游,雪光透过稀疏窗棂,映照着我读书的身影。官职冷落,没人送来美酒,不知何时才能享受到如阮籍步兵厨那般的供应。

逐句剖析

"巷深朋友稀来往":幽深小巷中,朋友间很少往来探访,

"日晏儿童不扫除":天已很晚,孩童也没清扫积雪。

"雪里正当梅腊尽":此时大雪纷飞,正值梅残腊尽之际,

"民饥可待麦秋无":百姓饱受饥苦,不知能否盼来麦收缓解饥荒。

"寒生短棹谁乘兴":寒冷中,谁会乘小船兴致勃勃出游,

"光入疏棂我读书":雪光透过稀疏窗棂,映照着我读书的身影。

"官冷无人供美酒":官职冷落,没人送来美酒,

"何时却得步兵厨":不知何时才能享受到如阮籍步兵厨那般的供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其二)》是北宋黄庭坚创作的七言律诗。首联以小巷幽深、友人罕至,及孩童因雪未清扫的日常场景,勾勒出清冷环境;颔联雪落梅残之际,关切百姓饥苦,忧思麦收,寄寓悯农情怀;颈联写寒冬中无人乘舟赏雪的寂寥,与雪光映窗、诗人读书的静景,营造幽寂氛围;尾联借“官冷”自嘲境遇,盼美酒慰藉,含蓄吐露对处境的无奈。全诗以雪为引,融生活场景、民生关切与个人情思,体现诗人擅于从日常取材,以细腻笔触传复杂心绪的风格,展现其对民生的关注及仕途失意中的幽微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巷深朋友稀来往,日晏儿童不扫除”,从居住环境与日常场景切入。“巷深”暗示地处幽僻,“朋友稀来往”凸显人际疏离;“日晏”点明时间已晚,孩童却“不扫除”,因积雪难除,侧面烘托雪下得大且久,营造出清冷、寂寥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孤寂基调。颔联“雪里正当梅腊尽,民饥可待麦秋无”,既扣“喜雪”之题,写雪中梅残之景,又笔锋一转,由雪景关联民生。值此梅残腊尽时节,百姓饱受饥苦,诗人忧虑麦子收成,将自然雪景与人间疾苦相勾连,体现对民生的关切。颈联“寒生短棹谁乘兴,光入疏棂我读书”,前句以“寒生”渲染冷意,“短棹”与“谁乘兴”,写寒冬中无人乘舟赏雪的寂寥,呼应首联的冷清;后句转写室内,雪光透过稀疏窗棂照进来,诗人于其间读书,静景中蕴含安贫乐道、以学自守的意趣,使孤寂氛围里添了几分沉静的坚守。尾联“官冷无人供美酒,何时却得步兵厨”,“官冷”自嘲官职卑微、境遇冷落,“无人供美酒”写生活清苦;“步兵厨”用阮籍典,盼有美酒慰藉,含蓄吐露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以及对改善境遇的期许,将个人仕途失意与生活寂寥之感,在对美酒的期盼中收束,让情感表达更加显得曲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蝎者戏用前韵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黄庭坚《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