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è
huáng
cóng
shàn
huì
shān
quán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hán
quán
tuǒ
shí
bìng
xīn
shī
chài
wěi
shū
pēng
dǐng
gōng
míng
shì
qíng
jiāng
kàn
tiào
zhū
shì
gōng
shì
shān
lìng
kōng
cháng
yàn
ān
zuǒ
fān
qīng
yǐng
wěi
fēng
zhǔ
míng
西

译文

锡谷中的寒泉与石头相伴,同时得到新诗,字迹如虿尾般遒劲。急忙呼唤人用鼎烹煮寒泉来煮茶,在晴朗的江面上突然下起急雨,看着雨点像跳动的珠子般。这茶的功效能洗涤世间的油腻,让我虽常常贫困却也能安然自适。怎么才能驾车来到清澈的颍水岸边,在风炉旁煮茶,悠闲地卧看西湖的美景。

逐句剖析

"锡谷寒泉椭石俱":锡谷中的寒泉与石头相伴,

"并得新诗虿尾书":同时得到新诗,字迹如虿尾般遒劲。

"急呼烹鼎供茗事":急忙呼唤人用鼎烹煮寒泉来煮茶,

"晴江急雨看跳珠":在晴朗的江面上突然下起急雨,看着雨点像跳动的珠子般。

"是功与世涤膻腴":这茶的功效能洗涤世间的油腻,

"令我屡空常晏如":让我虽常常贫困却也能安然自适。

"安得左旛清颍尾":怎么才能驾车来到清澈的颍水岸边,

"风炉煮茗卧西湖":在风炉旁煮茶,悠闲地卧看西湖的美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谢黄从善司业寄惠山泉》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通过描写惠山泉烹茶、观雨等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享受与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诗中“急呼烹鼎供茗事,晴江急雨看跳珠”生动描绘了茶事的雅致与自然景色的动态美,而“安得左轓清颍尾,风炉煮茗卧西湖”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又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锡谷寒泉撱石俱,并得新诗虿尾书”,诗人开篇点明收到友人黄从善寄来的锡谷寒泉、圆润的石头,以及友人的新诗和书法作品。“撱石”即圆润的石头,可能与惠山泉的水质或煮茶有关,“虿尾书”形象地赞美了友人书法的刚健有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颔联“急呼烹鼎供茗事,晴江急雨看跳珠”,诗人迫不及待地呼唤人用鼎烹煮寒泉来煮茶,生动地描绘了煮茶时茶汤翻滚的情景,将其比作晴江急雨中跳动的珍珠,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煮茶的乐趣和茶汤的美妙。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惠山泉茶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生活情趣的追求。颈联“是功与世涤膻腴,令我屡空常晏如”,诗人进一步阐述惠山泉的功效,认为它可以为世人洗涤油腻,带来清爽。同时,诗人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虽然常常贫困(屡空),但因为有惠山泉茶等精神享受,依然能保持安然自适(晏如)的心境。这一联体现了诗人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对物质贫困的淡然。尾联“安得左轓清颍尾,风炉煮茗卧西湖”,诗人由眼前的煮茶情景展开想象,渴望能坐在左边车栏有清颍水相伴的地方,在风炉旁煮茶,悠闲地卧看西湖的美景。“左轓”指车的左边车栏,“清颍尾”点明地点,“风炉煮茗”再次强调煮茶的惬意,“卧西湖”则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无奈和对自由的追求。整首诗围绕惠山泉展开,从收到寒泉、烹泉煮茶,到阐述寒泉的功效,再到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层次分明,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其一》

下一篇:宋·黄庭坚《谢胡藏之送栗鼠尾画维摩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