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已更千变尽":世间万象都历经了千变万化,
"心源不受一尘侵":但是你们的内心一直纯净如初。
# 心源:佛教以心为万法(物)之源。神秀《观心论》:“心者万法之根本也。一切诸法,唯心所生。”
"青春白日无公事":春天,白天时闲来无事,
"紫燕黄鹂俱好音":就悠闲地听那枝头紫燕与黄鹂的歌声,心情十分愉悦。
"付与儿孙知伏腊":你们大可把祭祀这些事交由儿孙们去做,
# 伏腊:指伏祭和腊祭,泛指祭祀节日。
"听教鱼鸟逐飞沈":你们就去看看天上的鸟儿与水中的游鱼,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吧!
# 飞沈:高飞浮沉。沈,同“沉”。
"黄公垆下曾知味":历经过世道变迁与人生况味的你们,
# 黄公垆:黄公卖酒的地方。《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戎)乘轺车经黄公(卖酒老人)酒垆,顾谓后车客:‘吾与阮嗣宗(籍)、嵇叔夜(康)共饮此垆,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世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定是逃禅入少林":是不是有了遁入佛门的想法了呢?
# 少林:寺名,在少室山,禅宗祖庭。,逃禅:逃避世俗的纷扰而入禅修行。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围绕友人盖、郭郎中休官一事展开,阐述休官的理由,描绘休官后可享受的自然之景与闲适生活,表达对他们的态度建议,以及遁归佛门的出世之思,同时流露对新党的不满。诗中借“紫燕黄鹂”“荻芽蒲笋”等景象,展现休官后的乐趣,体现了对自由、高洁心境的追求。
2. 写作手法
用典:多处运用典故,如“青眼”用魏晋时期阮籍能为青白眼之事,表明友人对自己的看重;“逃禅”“入少林”分别化用相关佛禅典故,表达遁世归佛之意,增添文化底蕴,使表意更委婉深刻。对偶:前六句运用对偶,像“世态已更千变尽,心源不受一尘侵”等,叙事、写景、说理时句式工整,灵活展现内容。以景抒情:颔联“青春白日无公事,紫燕黄鹂俱好音”,通过描写“青春白日”“紫燕黄鹂”之景,抒发休官后的乐趣,还蕴含着无公事缠身才能享受美好事物的哲理。
3. 分段赏析
首联“世态已更千变尽,心源不受一尘侵”,出句感慨世态多变,以“仕路风波”“新贵黑头”为代表,进一步阐明休官理由,对句则勉励盖、郭二人保持高洁心境,不受世俗侵扰,化用佛禅理念。颔联“青春白日无公事,紫燕黄鹂俱好音”,从议论突然转入写景,借“青春白日”“紫燕黄鹂”之景,含蓄表达休官后无公事缠身的乐趣与蕴含的哲理。颈联“付与儿孙知伏腊,听教鱼鸟逐飞沉”,向盖、郭提出休官后的态度,让儿孙操持生活琐事,任鱼鸟自由浮沉,表达对自由的向往,此联直接说理,稍显直白。尾联“黄公垆下曾知味,定是逃禅入少林”,借“逃禅”“入少林”等佛禅典故,表明盖、郭饱尝世味后应有的遁世归佛之思,“味”字蕴含世事变化与交游聚散的深沉感慨,旧词反用,意韵深长。
4. 作品点评
《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其二)》是黄庭坚颇具代表性的七律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其写作特色鲜明,前六句运用对偶,叙事、写景、说理工整且灵活,展现了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句与联之间的转变、伸展和跳跃,凸显出黄庭坚盘旋挺拔的笔力。诗中巧用拗字,如颈联的“俱”字,使藻丽的语句增添拗峭之势。同时,好谈佛理,说理深入,力求透过表象挖掘深层内涵。在风格上,除颈联笔调稍显宽松外,其余六句结实凝炼。从历史地位来看,钱志熙指出黄庭坚在七律风格发展史上占据重要且典范的地位,此诗正是其风格的有力体现,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后世研究黄庭坚诗歌及宋代律诗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 “青春白日无公事,紫燕黄鹂俱好音”二句为“变体”。
元方回《瀛奎律髓》
# 此种句法屡用,亦是滥调。五六句却对得活变。
清纪昀《瀛奎律髓》批注
上一篇:宋·黄庭坚《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
下一篇:宋·黄庭坚《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