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兴敝鹑衣":客居他乡身上穿着破烂如鹌鹑羽毛般的衣服,
"囊金罄袅蹄":口袋里的钱财也已消耗殆尽。
"羸骖多断辔":瘦弱的马匹常常挣断缰绳,
"垢发不胜篦":头发脏乱得连梳子都梳不通。
"道德千年事":道德是流传千年的大事,
"穷通一理齐":穷困与显达从道理上来说都是一样的。
"晚田犹溉种":在晚秋时节农田里依然需要灌溉和播种,
"稚子且归妻":孩子尚小也该为他娶妻成家。
"径欲眠漳浦":我一心想着归隐漳浦,
"几成访剡溪":也曾多次想要效仿古人寻访剡溪。
"鄙心须澡雪":我的内心需要洗涤净化,
"莲藕在淤泥":就像莲藕生长在淤泥之中保持洁净。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述怀言志诗。围绕与友人几复情谊,前借“敝鹑衣”“羸骖断辔”写困窘,后以“道德千年事”抒坚守理想之志。“晚田溉种”等隐喻显困境守心。诗押齐韵,巧用典故,融合白描与比兴,既诉困厄之沉郁,又展超脱之豁达,见黄庭坚的文学造诣与高洁品格。
2. 写作手法
用典:“敝鹑衣”化用《荀子》“衣若县鹑”,以鹑鸟羽毛喻衣衫褴褛;“眠漳浦”暗引张衡《南都赋》隐居意象,寄遁世之思;“访剡溪”典出王羲之雪夜访戴逵,映精神超脱向往;“澡雪”取《庄子》“澡雪而精神”,喻道德修养精进。“羸骖断辔”暗合“途穷悲马”之意,全诗借典故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对仗:这首诗通过多组严谨的对仗,使诗句在形式上均衡和谐,内容上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如首联“客兴敝鹑衣,囊金罄褭蹄”中,“客兴”与“囊金”均为名词性短语,“敝鹑衣”与“罄褭蹄”均为动宾结构,前者写旅人情怀与破旧衣衫,后者写行囊钱财与耗尽的马蹄形金块,以“衣破”对“钱尽”,精准勾勒出困窘处境,词性对应工整,共同渲染旅途困顿的氛围。
3. 分段赏析
“客兴敝鹑衣,囊金罄裹蹄”起笔便以白描兼用典手法道尽困窘。“敝鹑衣”化用《荀子》中“衣若县鹑”的说法,将破烂衣衫比作鹑鸟散乱的羽毛,客居他乡的寒酸模样跃然纸上;“囊金罄裹蹄”里,“裹蹄”本是马蹄形金锭的古称,此处代指钱财,一个“罄”字直白点出行囊空空的窘境,二者相互映衬,把物质匮乏的窘迫写得真切可感,为全诗定下沉郁基调。“羸骖多断辔,垢发不胜篦”这两句专从细节处写实。瘦马(羸骖)的缰绳屡屡断裂,既是旅途奔波的狼狈实录,又暗合古人“途穷悲马”的失意情怀,把人生道路的坎坷借马的状态隐喻出来;头发污秽得连梳子都难以梳理(垢发不胜篦),从身体细节切入,将生活潦倒的模样推到极致。对仗工整的字句里,全是摸得着的生活质感。“道德千年事,穷通一理齐”诗意在此陡然转折,从困窘处境转向哲思层面。“道德千年事”抬眼望向永恒,强调精神价值的不朽;“穷通一理齐”则把个人的贫贱与显达看得平等,将一时的遭际升华为对命运的通透认知。两句以工整对仗展开辩证思考,既承接前文的困顿叙事,又以理性目光超越眼前困境,见出黄庭坚把哲理融入诗境的巧思。“晚田犹溉种,稚子且归妻”借生活场景隐喻坚韧心志。“晚田犹溉种”写即便错过了农时,仍坚持浇灌播种,暗喻身处逆境却不放弃努力;“稚子且归妻”里,“归妻”指成家立业,用生儿育女的平常图景,写出在困窘中对生活秩序的坚守。“犹”“且”两个虚词,把无奈中的执着写得委婉动人,叙事里藏着不肯向命运低头的倔强。“径欲眠漳浦,几成访剡溪”“眠漳浦”暗引张衡《南都赋》幽隐意象,借漳水之滨的幽隐意象,流露遁世隐居的念头;“访剡溪”典出王羲之雪夜访戴逵的故事,以魏晋文人随性洒脱的风度,映射自己对精神超越的追求。“鄙心须澡雪,莲藕在淤泥”以比兴收束全篇,点明心志。“澡雪”取自《庄子》“澡雪而精神”,用洗心革面来比喻道德修养的提升;“莲藕在淤泥”则以莲花虽长于污泥却洁净无瑕的形象,自比身处浊世却坚守本心的品格。前句讲理,后句喻情,把哲思与意象揉在一起,既回应了“道德千年事”的主题,又用生动的物象让心志更具感染力。
上一篇:宋·黄庭坚《伤歌行四首其一》
下一篇:宋·黄庭坚《题醒心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