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īng
sòng
zōng
ruǎn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hàn
lín
shàng
shū
sòng
gōng
wén
cǎi
fēng
liú
jīn
shàng
ěr
shì
qián
shēn
náng
zhōng
tàn
wán
rén
mào
qiān
suì
sōng
zhī
luò
jiǔ
zhōng
dìng
zhǐ
qián
bǎi
wàn
sòng
jiǔ
jiā
xiào
wèn
jīn
shǒu
huī
sòng
fēi
hóng
鸿
xián
guā
zuì
jīng
hán
chóng
cuī
zhī
yuè
lǒng
qiū
yàn
jiào
qún
tiān
pāi
shuǐ
chǔ
guó
chén
fàng
shí
nián
hàn
gōng
jiā
rén
jià
qiān
shēn
guī
dòng
fáng
ēn
yuàn
yàn
huáng
yùn
táo
chǔ
kuáng
xíng
jīng
shì
rén
zhōu
zài
jiā
wěi
wèn
jūn
zhuó
zhū
shéng
néng
dào
rén
zhōng
shì
jūn
yán
chuán
shù
xìng
xuán
gēng
gēng
yǒu
héng
mén
sān
yuè
chuán
guó
gōng
shēn
jīn
qīn
jiàn
ruǎn
zhòng
róng
yǒu
jiāng
nán
qiū
ān
jūn
zuì
zhōng
gōng
tīng
jūn
xiě
sōng
fēng

译文

宋公子出身翰林尚书世家,文采风流至今犹存。他自疑前世是神僧耆域,能从囊中取药丸起死回生。形貌如千年枯松枝般清奇,放浪酒乡行踪无定。得钱百万全送酒家预付酒钱,洒然一笑不问余额。手挥琵琶目送飞鸿,急弦嘈切惊醒醉客。乐声似秋夜寒蛩催织,孤雁唤群,水天苍茫。如屈原放逐十年的悲愤,似昭君远嫁千里的哀怨。又转如闺房私语般缠绵,紫燕黄鹂于桃李间婉转。忽作楚狂高歌惊动市井,终似渔父荡舟隐入芦苇。问此枯木朱弦的乐器,怎能倾诉人心深处事。答说此阮历经数代传承,琴身如玄玉横纹庚庚。闭门三月得国手指点,恍若亲见阮咸再世。我怀江南山水之趣,愿与你共醉其中。曲臂枕卧,听你弹奏松风如涛。

逐句剖析

"翰林尚书宋公子":宋公子出身翰林尚书世家,

# 宋公子:宋公之子,等于说宋家后代,指宋宗儒。,翰林尚书:指宋祁,他曾任翰林学士,后升任工部尚书。

"文采风流今尚尔":文采风流至今犹存。

# 文采风流:指学问、艺术修养和高雅潇洒的风度。此用杜甫《丹青引》“将军魏武之子孙……文采风流今尚存”语。

"自疑耆域是前身":他自疑前世是神僧耆域,

# 耆域:人名。《高僧传》记载:“耆域,天竺人……汝南滕永文两脚挛屈不能起行。域取净水一杯,杨柳一枝,拂水举手向永文而咒。如此者三。因以手溺永文膝令起,即行如故。”

"囊中探丸起人死":能从囊中取药丸起死回生。

"貌如千岁枯松枝":形貌如千年枯松枝般清奇,

"落魄酒中无定止":放浪酒乡行踪无定。

"得钱百万送酒家":得钱百万全送酒家预付酒钱,

# 得钱百万送酒家:“得钱”二句:用陶渊明故事,得钱后悉送酒家,时而就饮,不问剩馀的钱数,称赏宋宗儒轻财、洒脱、超逸不凡。

"一笑不问今余几":洒然一笑不问余额。

"手挥琵琶送飞鸿":手挥琵琶目送飞鸿,

# 琵琶:指阮琴。

"促弦聒醉惊客起":急弦嘈切惊醒醉客。

"寒虫催织月笼秋":乐声似秋夜寒蛩催织,

# 催织:即促织。

"独雁叫群天拍水":孤雁唤群,水天苍茫。

"楚国羁臣放十年":如屈原放逐十年的悲愤,

# 楚国羁臣:指屈原。

"汉宫佳人嫁千里":似昭君远嫁千里的哀怨。

# 汉宫佳人:指王昭君,据说她出塞时曾携带琵琶,马上弹奏。

"深闺洞房语恩怨":又转如闺房私语般缠绵,

"紫燕黄鹂韵桃李":紫燕黄鹂于桃李间婉转。

"楚狂行歌惊市人":忽作楚狂高歌惊动市井,

"渔父挐舟在葭苇":终似渔父荡舟隐入芦苇。

# 葭苇:芦苇。,挐:通“桡”。本指船桨,这里是以桨划船。挐,一作拿。

"问君枯木著朱绳":问此枯木朱弦的乐器,

"何能道人意中事":怎能倾诉人心深处事。

"君言此物传数姓":答说此阮历经数代传承,

"玄璧庚庚有横理":琴身如玄玉横纹庚庚。

# 庚庚:横着的样子。

"闭门三月传国工":闭门三月得国手指点,

# 国工:指教场的乐工。

"身今亲见阮仲容":恍若亲见阮咸再世。

"我有江南一丘壑":我怀江南山水之趣,

"安得与君醉其中":愿与你共醉其中。

"曲肱听君写松风":曲臂枕卧,听你弹奏松风如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听宋宗儒摘阮歌》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出自《退厅堂诗》。此诗以音乐为描写对象,开篇先介绍宋宗儒的出身、医道和性情,为后续描写其弹奏阮的情景做铺垫。接着,诗中正面描绘了宋宗儒弹阮时的场景以及诗人的感受,对乐音的摹写十分细腻,如用虫织、雁嗅、人语、莺啼等意象来表现,还融入了屈原放逐、昭君出塞、楚狂笑歌、渔父拿舟等典故,引发读者联想,营造出视、听兼具的丰富艺术情境。诗的结尾则抒发了诗人希望在归隐之地再次欣赏到宋宗儒弹奏的情感。在写作手法上,诗中巧妙运用一连串典故,将音乐与历史人物相联系,以情感来展现乐声,增强了乐声的感染力;同时使用多种比喻,既有助于读者展开对诗意的想象,也拓宽了诗歌的意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及相关情景的细致刻画,传递出诗人对宋宗儒弹奏技艺的欣赏与相关的情感寄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听宋宗儒摘阮歌》是宋代黄庭坚的诗作。黄庭坚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时,有机会接触多种艺术,听宋宗儒弹奏阮咸后,为表达感受与见解,于元祐三年(1088)创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以音乐为描写对象的抒情诗。通过描写宋宗儒的出身、医道和性情,和其弹阮的情景及感受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归隐之地再次欣赏宋宗儒弹奏音乐的情感。

2. 写作手法

比喻:以多种事物为喻描摹乐音。“寒虫催织月笼秋,独雁叫群天拍水”,借寒虫低吟、独雁鸣叫,写乐声辽远清幽,营造海阔天空之感。“深闺洞房语恩怨”以深闺中男女倾诉恩怨之声,传达和谐深情;“紫燕黄鹂韵桃李”用紫燕黄鹂在桃李间鸣叫,展现优美动人的自然之声,将抽象乐音具象化,助读者感知阮咸乐特色。用典:“楚国羁臣放十年,汉宫佳人嫁千里”,借屈原放逐、昭君出塞典故,展现阮咸奏出的凄凉哀怨、生离死别曲调。“楚狂行歌惊市人”用《论语・微子》中楚狂接舆过孔子而歌之事,“渔父拿舟在葭苇”源自《庄子・渔父》,二者写出乐声激越高亢的结尾,丰富内涵,增强感染力。反衬:用“客方枕肱醉,聒聒起秋思”以醉客被乐声惊醒反衬阮乐感染力之强;以“问君枯木著朱绳,何能道人意中事”中阮咸“枯木朱绳”的平凡外表,反衬其奏出“道人意中事”的神异乐音。烘托:开头以“文采风流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研”等句从家学、技艺、形貌等方面铺垫人物形象,为音乐描写蓄势;篇末“闭门三月传国工,身今亲见阮仲容”以对演奏者功力的赞叹,烘托阮乐的艺术高度。化用:“深闺洞房语恩怨,紫燕黄鹂韵桃李。”化用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以人间私语、自然禽鸣喻乐声的轻快和谐。

3. 分段赏析

《听宋宗儒摘阮歌》可分四段赏析:首段八句如音乐序曲,“翰林尚书宋公子,文采风流今尚尔”两句点明宋宗儒的官僚家庭出身,用“文采风流”直接形容其受家族文化熏陶而具备的艺术素养,暗示他从小在文化氛围中成长,为后文展现音乐才能埋下伏笔。“自疑耆域是前身,囊中探丸起人死”以神僧耆域作比,用“探丸起死”的动作描写,形象写出他医术高超到能起死回生的程度,这种跨界的技艺展示,侧面烘托其多才多艺的特质。“貌如千岁枯松枝,落魄酒中无定止”从外貌与生活状态入手,将他的形貌比作苍老的松枝,勾勒出饱经沧桑的外表,“落魄酒中”则具体描绘他沉湎酒肆、不拘小节的生活常态。“得钱百万送酒家,一笑不问今余几”进一步通过行为细节,写他得到钱财便全部送往酒家,毫不在意剩余多少,这种洒脱的举动,活脱脱展现出一位潇洒不羁、视金钱如粪土的艺术家形象,八句中每两句一层意思,层层递进地为后文弹奏阮咸的场景积累叙事张力。第二段“手挥”到“葭苇”是主题乐章,“手挥琵琶送飞鸿,促弦聒醉惊客起”化用嵇康诗句,上句“手挥琵琶”是具体演奏动作,“送飞鸿”则通过眼神与精神状态的描写,展现演奏时的投入;下句“聒醉惊客”以醉酒之人被乐声惊醒的反应,反衬阮咸乐音的强烈冲击力。“寒虫催织月笼秋,独雁叫群天拍水”两句,用“寒虫催织”模拟深秋虫鸣的细密悠长,“月笼秋”以月色笼罩的清冷氛围烘托,“独雁叫群”则通过孤雁的悲鸣传递出辽远孤寂之感,两种声音意象结合,将乐声的清幽与辽阔具象化。“楚国羁臣放十年,汉宫佳人嫁千里”借历史人物抒情,用屈原被贬、王昭君远嫁的经历,对应阮咸奏出的凄凉曲调,让听众从典故中体会生离死别的哀愁。“深闺洞房语恩怨,紫燕黄鹂韵桃李”笔锋一转,以深闺中男女低语的温情,搭配紫燕黄鹂在桃李间的鸣唱,描绘出轻快悦耳的节奏,这里通过人间情感与自然声响的双重比喻,让乐音的变化更易被感知。“楚狂行歌惊市人,渔父拿舟在葭苇”两句,分别选取狂士高歌与渔父泛舟的场景,用喧嚣与静谧的对比,将乐声推向激越高亢的尾声,让整首乐曲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第三段“问君”至“横理”以问答结构展开,“问君枯木著朱绳,何能道人意中事”先以“枯木著朱绳”形容阮咸外观普通,用“何能”的疑问语气,引出对平凡乐器能奏出动人音乐的困惑。“君言此物传数姓,玄璧庚庚有横理”通过回答揭示原因,“传数姓”说明乐器历史悠久,历经传承,“玄璧庚庚”以玉石的纹理作比,形容阮咸材质的独特与珍贵,这种从外观到内在的转折,既解释了前文的疑问,也让读者明白乐器不凡的根源不仅在于演奏者,也在于其本身的底蕴,抑扬之间的留白处理,增加了诗歌的叙事趣味。末段“闭门”至篇末如乐章尾声,“闭门三月传国工”点明宋宗儒通过长期闭门研习,最终达到国手水平,强调演奏功力的积累。“身今亲见阮仲容”将宋宗儒比作晋代音乐家阮咸,既呼应乐器名称,也以历史人物的才华衬托其演奏水准。“我有江南一丘壑,安得与君醉其中,曲肱听君写松风”以想象中的归隐场景作结,“江南丘壑”对应首段他落魄酒中的生活状态,暗示归隐后能有更适宜的环境;“曲肱听松风”里的“松风”既指自然界的松涛声,也双关琴曲《松风》,虚实结合中表达对未来听曲的期待。这一段虽未直接写演奏,却通过环境设想与情感呼应,让音乐的感染力延伸至想象空间,整首诗在结构上刻意仿照乐曲的起承转合,从铺垫到高潮再到收尾,使诗歌形式与音乐主题形成内在呼应,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音乐的韵律节奏。

4. 作品点评

将音乐这一抽象的听觉艺术转化为文字表达,向来是文学创作中的一大难题。黄庭坚却凭借卓越的艺术才华,以精妙的文字将阮咸演奏的独特音乐神韵凝固成永恒。这首诗作之所以成就斐然,主要得益于两种巧妙的艺术手法。其一,善用比喻。音乐作为瞬间即逝的听觉艺术,其声响难以捕捉留存;诗歌作为语言艺术,却能跨越时空传递情感。比喻正是连接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桥梁,通过文字唤起读者对具象事物的联想,从而让未曾亲耳聆听的音乐在其脑海中具象化。黄庭坚在诗中连续八句运用比喻,将人们熟悉的声音、情感、韵味、风格等元素巧妙融合,实现了从视觉到听觉的精彩转换。其二,巧用烘托与反衬。诗的开篇八句层层铺陈,为后文音乐的呈现营造出浓厚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进入音乐世界;结尾九句同样匠心独运,通过多种艺术手法不断强化音乐在读者心中的印象。这些看似未直接描写阮咸演奏的内容,实则通过巧妙的烘托与反衬,让中间十句对阮咸音乐的正面描写更加生动自然、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苕溪渔隐评昔贤听琴、阮、琵琶、筝诸诗,大率一律,初无的句,互可移用。余谓不然。山谷《听摘阮》云:‘寒虫促织月笼秋,独雁叫群天拍水;楚国羁臣放十年,汉宫佳人嫁千里。’以为听琴,似伤于怨;以为听琵琶,则绝无艳气,自是听摘阮也。

明藏书家朱承爵《存余堂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谢荣绪惠贶鲜鲫》

下一篇:宋·黄庭坚《送蛤蜊与李明叔诸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