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jiǔ
miáo
xiāng
zhǔ
bǐng
lǎo
zhī
chūn
kàn
jìng
dào
zhǐ
lóu
méi
zhào
rén

译文

鲜嫩的韭菜苗香气扑鼻,用来煮饼,乡村的老人还没察觉到春天已经到来。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感慨时光飞逝)过去仿佛近在咫尺,倚靠在楼边,梅花的光影映照在身上。

逐句剖析

"韭苗香煮饼":鲜嫩的韭菜苗香气扑鼻,用来煮饼,

"野老不知春":乡村的老人还没察觉到春天已经到来。

"看镜道如咫":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感慨时光飞逝)过去仿佛近在咫尺,

"倚楼梅照人":倚靠在楼边,梅花的光影映照在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立春》为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五言绝句。黄庭坚晚年深陷党争漩涡,被贬至涪州(今重庆涪陵)等偏远荒芜之地,此诗极有可能创作于这段贬谪岁月。诗的开篇紧扣“立春”主题,描绘出立春时节,家家户户切韭菜制作春饼的热闹场景,而诗人自己却如同山间心境淡泊的野老,浑然不知“春”意究竟在何方,生动地展现出其当时的处境与心情。 笔锋陡然一转,诗人通过“倚楼梅照人”,表明即便身处逆境,也要如梅花般拥有傲霜不屈的品格。短短几句诗,深刻地反映出黄庭坚刚正不阿的性格以及高洁的操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韭苗香煮饼,野老不知春”,用简洁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乡村生活场景,以韭苗煮饼的日常画面,以及乡村老人的状态,不做过多修饰,便将乡村质朴的生活氛围展现出来。对比:“野老不知春”的浑然不觉与诗人“看镜道如咫”的时光感慨形成对比,衬托出诗人对岁月变迁的敏感和感叹,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借景抒情:“倚楼梅照人”,借梅花这一立春时节的景物,映照出诗人的身影,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在时光流逝中的孤寂与感怀之情。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韭苗香煮饼,野老不知春”。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立春之时,鲜嫩的韭苗香气四溢,被用来煮饼。“野老不知春”则刻画了乡村老人的状态,他们或许没有刻意去关注季节的更替,只是依照平常的生活节奏,在食物的香气中度过时日。这两句诗看似平淡,却生动地展现出乡村质朴的生活场景,也从侧面体现出自然季节变化与人们日常的交融。后两句“看镜道如咫,倚楼梅照人”。诗人通过“看镜”这一动作,感慨时光飞逝,自己与过去仿佛近在咫尺却又变化颇多。而“倚楼梅照人”,诗人倚靠在楼边,看到梅花映照身影,梅花作为立春时节的景物,既点明了季节特色,又增添了一种清冷、孤寂之感。这两句借由照镜和观梅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怀,以及内心淡淡的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题罗山人览辉楼》

下一篇:宋·黄庭坚《观化十五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