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闻苏公诗":你听闻苏公的诗作,
# 闻:影元本、山谷集作开。
"疾读思过半":急切诵读间已领悟大半深意。
"譬如闻韶耳":就像孔子聆听《韶乐》那般沉醉,
"三月忘味叹":三月不知肉味般叹服不已。
"我诗岂其朋":我的诗怎能与他比肩,
"组丽等俳玩":不过是辞藻华丽的游戏之作。
"不闻南风弦":既未得南风雅乐的神韵,
"同调广陵散":也难寻《广陵散》般的知音共鸣。
"鹤鸣九天上":仙鹤在九天高鸣,
"肯作家鸡伴":怎肯与家鸡为伴。
"晁子但爱我":晁子你却偏爱我的文字,
"品藻私月旦":私下里对我多加品评赞誉。
"官闲乐相从":为官闲暇时我们乐于相伴,
"梨栗供杯案":案头摆着梨栗果品举杯畅谈。
"门静鸟雀嬉":门庭寂静,鸟雀自在嬉戏,
"花深蜂蝶乱":花丛深处,蜂蝶纷乱翻飞。
"忽蒙加礼貌":忽然蒙你以礼相待,
"斋戒事搢盥":斋戒沐浴后郑重请教。
"问大心更小":你问的问题宏大,心思却格外细密,
"意督词反缓":意图急切,言辞反而和缓。
"君材于用多":你才学广博以致用,
"舞选弓矢贯":如舞者选弓、箭无虚发般周全。
"聪明回自照":你聪慧且能自省,
"胜己果非懦":战胜自我并非懦弱之举。
"我如相绘事":我就像学画之人,
"素质施朽炭":只能在素纸上用朽炭勾勒草稿。
"古来得道人":古来悟道的先贤,
"非独大庭馆":并非只在大庭广馆中求道。
"晁子已不疑":晁子你已不再困惑,
"冬寒春自暖":便如冬寒过后自有春暖。
"系表知药言":从言辞之外的表象即可领悟良言的深意,
"择友得荀粲":择友如得荀粲般贤明。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分段赏析
“君闻苏公诗,疾读思过半。譬如闻韶耳,三月忘味叹。”诗的开篇,诗人听闻对方读到苏轼的诗作,那种急切阅读的状态,让人仿佛看到了读者被苏诗深深吸引的模样。这里将读苏诗的感受比作听闻《韶》乐,借用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极言苏诗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如同美妙至极的音乐,能让人沉浸其中,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这几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苏轼诗歌在当时的影响力,也能体会到黄庭坚对苏轼才华的高度推崇。这种推崇并非泛泛而谈,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对诗歌的喜爱之情具象化,让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份震撼。“我诗岂其朋,组丽等俳玩。不闻南风弦,同调广陵散。”黄庭坚在此处笔锋一转,开始自我剖析。他认为自己的诗无法与苏轼的诗相提并论,自己的诗不过是注重辞藻的华丽,如同俳优的表演,仅供娱乐。这里的“组丽等俳玩”是诗人极为谦逊的说法,实际上黄庭坚的诗在北宋诗坛有着独特的地位和风格。接着,他又用“不闻南风弦,同调广陵散”来进一步强调与苏轼的差距。“南风弦”代表着高尚、和谐的音乐,寓意着美好的诗歌境界,而“广陵散”则是绝世之音,此处诗人觉得自己的诗既没有“南风弦”那般的和谐美好,也无法与苏轼诗的高妙如同《广陵散》一样相媲美。这种对比,一方面展现了诗人的谦逊,另一方面也从侧面烘托出苏轼诗歌的超凡脱俗。“鹤鸣九天上,肯作家鸡伴。”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苏轼比作在九天上鸣叫的仙鹤,高高在上,超凡脱俗;而将自己或其他普通诗人比作家鸡。仙鹤翱翔天际,鸣声嘹亮,其境界与家鸡在地上的平凡截然不同。苏轼的诗歌才华和文学地位,就如同那高飞的仙鹤,令人仰望,他自然不会与普通诗人为伍。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苏轼在黄庭坚心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暗示了苏轼诗歌风格的独特与高远,与世俗的诗歌有着云泥之别。“晁子但爱我,品藻私月旦。官闲乐相从,梨栗供杯案。门静鸟雀嬉,花深蜂蝶乱。”这里提到了晁子(晁尧民)对自己的喜爱,晁子如同主持“月旦评”的许劭一样,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这表明晁子与诗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并且晁子对诗人的作品十分关注。接着,诗人描绘了与晁子在官闲之时的惬意生活。他们相伴在一起,桌上摆着梨栗等果品,享受着悠闲的时光。所处之地门庭安静,鸟雀自在地嬉戏,花丛深处蜂蝶纷飞,一片生机勃勃又宁静祥和的景象。这几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晁子之间的友情,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闲适、愉悦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生活的悠然自得。“忽蒙加礼貌,斋戒事搢盥。问大心更小,意督词反缓。”诗人突然受到晁子非常礼貌的对待,晁子甚至斋戒、整衣洗手,以示对诗人及其创作的尊重。在这种郑重的氛围下,诗人在创作时心境却变得更加谨慎。当被问到宏大的主题时,诗人内心反而更加小心,思绪似乎受到了某种督促,但笔下的言辞却显得舒缓。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面对友人的尊重时,创作状态的微妙变化,体现了诗人对创作的认真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种创作心境的描写,也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君材于用多,舞选弓矢贯。聪明回自照,胜己果非懦。”黄庭坚毫不吝啬地夸赞晁子才华横溢,如同能在舞场上灵活自如,又能箭无虚发一般,在各个方面都能发挥出色。同时,他还赞扬晁子能够自我反思,这种自我认知和超越自我的勇气并非懦弱的表现,而是真正的强者所为。在夸赞晁子的过程中,诗人也可能在暗自对比自己,表达了对晁子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自身不足的清醒认识,以及对像晁子这样优秀之人的学习态度。“我如相绘事,素质施朽炭。古来得道人,非独大庭馆。”诗人将自己比作绘画之人,只是在朴素的底子上用普通的笔墨进行描绘,暗示自己的创作并非有着极高的天赋和华丽的技巧。随后,他又提到自古以来那些领悟大道的人,并非只在华丽的大庭馆舍中才能成就。这里诗人以绘画为喻,进一步强调自己的平凡,同时通过对“得道人”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无论自身条件如何,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有可能追求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和创作成就。“晁子已不疑,冬寒春自暖。系表知药言,择友得荀粲。”最后,诗人再次强调与晁子之间坚定的友情,晁子对自己的理解和信任从未动摇,就像冬天虽寒,但因为有了这份友情,春天自然会带来温暖。这里“冬寒春自暖”既是对友情力量的形象比喻,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因为这份友情而产生的温暖感受。诗人深知晁子对自己的劝诫如同良药,是珍贵的话语,也庆幸自己能像荀粲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样,得到晁子这样的好友。这几句诗以一种温馨的方式结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让整首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上一篇:宋·黄庭坚《读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