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中夜半定天下":深夜里,朝廷定下了天下大计,
"仁风义气彻修门":仁风义气传遍了宫门。
"十分整顿乾坤了":等到天下彻底安定,
"复辟归来道更尊":君王归来时,他的道义将更加尊崇。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政治抒怀诗。诗歌通过“禁中夜半定天下”等典故暗喻宫廷政局变迁,勾勒出政治变革的宏大场景,表达了黄庭坚晚年对道义与功业的深层思考。
2. 分段赏析
“禁中夜半定天下”此句以宫廷政变场景切入,暗指宋哲宗驾崩后向太后连夜拥立徽宗的史实。深夜禁宫的封闭空间与“定天下”的宏大叙事形成反差,既凸显权力更迭的隐秘性,又暗示新政权的合法性建构始于非常手段。黄庭坚借古喻今,将东汉向太后定策拥立汉安帝的典故融入现实政治语境,表达对稳定政局的期待。“仁风义气彻修门”中“仁风”与“义气”构成道德双璧,象征新政以儒家伦理为根基。“彻修门”既指仁政泽被都城临安,又暗含涤荡奸佞、恢复正统的诉求。此句通过空间延展的意象,将抽象的政治理想具象化为弥漫天下的道德清风,呼应北宋士大夫“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十分整顿乾坤了”中“整顿乾坤”直指拨乱反正的政治抱负,“十分”以绝对化表述强化决心。此句既是对前两句政局变革的总结,又为末句铺垫逻辑链条。黄庭坚以炼字手法突出变革,暗含对元祐党争后政治生态的批判,呼应其诗中常见的“欲为君王师”的济世情怀。“复辟归来道更尊”“复辟”明指徽宗复位,暗含对旧制重建的肯定。“道更尊”将政治秩序与儒家道统相勾连,形成政教合一的理想图景。末句以动态过程收束全篇,体现黄庭坚对“文治天下”的深层认同。
上一篇:宋·黄庭坚《观化十五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