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侧金盆堕水":月亮像倾斜的金盆坠入水中,
# 侧:一作仄。
"雁回醉墨书空":大雁归来,如同醉后挥毫书写在天空。
"君诗秀色雨园葱":您的诗作秀丽绝伦,如同雨后葱茏的园林。
"想见衲衣寒拥":想象您身披衲衣,在寒夜中拥坐。
"蚁穴梦魂人世":人生如同蚁穴中的梦魂,
"杨花踪迹风中":杨花的踪迹飘荡在风中。
"莫将社燕等秋鸿":不要嘲笑社燕嘲笑秋鸿。
"处处春山翠重":处处都是春山翠绿浓郁。
"崇宁甲申":崇宁甲申年,
"遇惠洪上人于湘中":在湘中遇到了惠洪上人。
"洪作长短句见赠云":惠洪上人作长短句相赠,写道:“
"大厦吞风吐月":高大的房屋吞吐着风云明月,
"小舟坐水眠空":小船在水上仿佛眠于虚空。
"雾窗春色翠如葱":雾气笼罩的窗前春色翠绿如葱。
"睡起云涛正拥":睡醒时云涛正涌。
"往事回头笑处":回首往事付之一笑,
"此生弹指声中":此生如在弹指之间。
"玉笺佳句敏惊鸿":精美的信笺上佳句敏捷如惊鸿。
"闻道衡阳价重":听说在衡阳名声很重。”
"次韵酬之":按照原韵酬答他。
"时余方谪宜阳":当时我正被贬到宜阳,
"而洪归分宁龙安":而惠洪上人回到分宁龙安。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酬赠抒怀词。全词巧用杜甫、苏轼诗句及《南柯太守传》典故,通过今昔对比与意象营造,既表达对友人诗才的赞赏、别后的牵挂,又抒发身世漂泊的慨叹,更以“处处春山翠重”传递出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于曲折含蓄中见真情深意。
2. 写作手法
比喻:“君诗秀绝雨园葱,想见衲衣寒拥”由诗及人,黄庭坚以“雨园葱”喻惠洪诗风,将雨后青葱的蓬勃生机,比作其诗作的清新灵秀,与王梵志“园中韭,得雨浇”的俗谚异曲同工,赞誉之辞绝非虚言。用典:“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化用《南柯太守传》典故,借蝼蚁一梦喻指人生虚幻,暗合黄庭坚从京城为官、文酒风流,到屡遭贬谪、远戍南荒的命运转折;后句以杨花随风漂泊自况,道尽辗转流离之苦。
3. 分段赏析
开篇“月仄金盆堕水”化用杜甫“落月如金盆”与苏轼“落日侧金盆”之句,黄庭坚以“金盆”喻圆月,缀以“堕水”二字,精准勾勒出湘江夜泊时,圆月沉入江面的绝美景致。次句“雁回醉墨书空”暗合衡阳春信,既借回雁峰“雁至衡阳春回”的传说,又巧用雁阵成字的意象,将季节更迭与自然奇观融为一体。两句对仗工稳,以律诗炼字之法摹写水天浩渺,表面是点明时空,实则将逐臣漂泊、舟中困窘的复杂心绪,不着痕迹地融入景语之中。词至三四句,笔锋转向对惠洪的酬答。“君诗秀绝雨园葱,想见衲衣寒拥”由诗及人,黄庭坚以“雨园葱”喻惠洪诗风,将雨后青葱的蓬勃生机,比作其诗作的清新灵秀,与王梵志“园中韭,得雨浇”的俗谚异曲同工,赞誉之辞绝非虚言。后句“想见衲衣寒拥”则勾勒出惠洪身披僧袍、寒夜苦吟的形象,调侃中饱含对友人的关切与亲近。下阕“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直抒胸臆,回应惠洪词中“往事回头笑处,此生弹指声中”的慨叹。前句化用《南柯太守传》典故,借蝼蚁一梦喻指人生虚幻,暗合黄庭坚从京城为官、文酒风流,到屡遭贬谪、远戍南荒的命运转折;后句以杨花随风漂泊自况,道尽辗转流离之苦。然而历经沧桑的词人并未沉溺悲叹,而是以“莫将社燕笑秋鸿,处处春山翠重”宽慰彼此。他借社燕春至秋去、鸿雁季秋南来的习性,点明人生如候鸟迁徙,各有定数,不必相互笑叹。“处处春山翠重”既是对惠洪此去的美好祝愿,亦暗含自我开解——即便身处逆境,只要心怀旷达,目之所及皆是春色。这番话语举重若轻,将沉重的人生感悟,化作清丽洒脱的词句,尽显词人胸襟。
4. 作品点评
此词行文极尽曲折含蓄之致,于吞吐开合间尽显章法之妙,多处巧引典故以深化意涵,通篇洋溢着超然旷达的人生襟怀。结语虽收束于纸端,然余韵悠长,情致绵远,有言已尽而意无穷之妙。
上一篇:宋·黄庭坚《再答明略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黄庭坚《枯骨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