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矞云从龙小苍璧":像祥瑞的云随龙出现的小苍玉,
"元丰至今人未识":从元丰年间到现在人们都不了解。
"壑源包贡第一春":壑源茶包装好作为贡品在初春献上,
"缃奁碾香供玉食":在浅黄色的盒子里碾出香气供帝王享用。
"睿思殿东金井栏":睿思殿东边的金井栏杆旁,
"甘露荐碗天开颜":把如甘露般的茶献到碗中,帝王露出笑容。
"桥山事严庀百局":桥山的祭祀之事严格,各部门都在准备,
"补衮诸公省中宿":负责补救政务的大臣们在官署住宿。
# 补衮:山谷集校:一作衮司。
"中人传赐夜未央":宫中侍从传达赏赐时夜色还未过半,
"雨露恩光照宫烛":帝王的恩泽像雨露阳光照在宫烛上。
"右丞似是李元礼":右丞好像是李元礼,
# 右:山谷集作左。
"好事风流有泾渭":喜好行事有风采且有原则。
"肯怜天禄校书郎":愿意体恤天禄阁的校书郎,
"亲敕家庭遣分似":亲自下令从家中派人分送。
"春风饱识大官羊":饱尝过如春风般的大官羊美味,
"不惯腐儒汤饼肠":不习惯我这腐儒的汤饼般的粗食肠胃。
"搜搅十年灯火读":十年在灯火下苦读钻研,
"令我胸中书传香":让我胸中因读书而有书香。
"已戒应门老马走":已经告诫守门的老马夫,
"客来问字莫载酒":客人来问字不要带酒来。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诗,也是一首咏物诗,介绍了友人赠送壑源拣芽茶的事,描绘了壑源贡茶的制作与进献场景,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壑源茶的推崇,营造了雅致的生活氛围,表达了对友人赠茶的感激及对茶与文人生活的喜爱。
2. 分段赏析
“矞云从龙小苍璧,元丰至今人未识”:此句开篇描绘茶的珍贵,将茶比作伴随龙出现的彩云和小小的苍玉,且从元丰年间至今少有人知晓,突出了壑源拣芽茶的稀有与不凡,为下文写其作为贡茶做铺垫。“壑源包贡第一春,缃奁碾香供玉食”:这两句直接描述壑源茶的贡茶身份,春天采摘的壑源茶被包装好作为贡品,在浅黄色的盒子里碾出香气,供帝王享用,展现了其作为贡茶的尊贵和制茶进献的流程。“睿思殿东金井栏,甘露荐碗天开颜”:描写在睿思殿东的金井栏旁,将如甘露般的茶献上,让帝王露出喜悦的神情,体现了壑源茶的美味得到帝王认可,进一步凸显其珍贵。“桥山事严庀百局,补衮诸公省中宿”:写桥山祭祀之事严格,各部门都在筹备,负责补救政务的大臣们在官署住宿,营造出庄重的氛围,也为下文帝王赐茶做了背景铺垫。“中人传赐夜未央,雨露恩光照宫烛”:描绘宫中侍从深夜传达帝王的赏赐,帝王的恩泽如同雨露,光照宫烛,体现了帝王对大臣的恩宠,也侧面反映出壑源茶的珍贵使其能成为赏赐之物。“右丞似是李元礼,好事风流有泾渭”:将右丞比作李元礼,称赞其有风采且行事有原则,既表达了对右丞的赞赏,也暗示了右丞赠送珍贵茶品的缘由,体现出右丞的贤德。“肯怜天禄校书郎,亲敕家庭遣分似”:写右丞体恤天禄校书郎,亲自下令从家中分送茶品,展现了右丞的友善与关怀,也点出诗人能得到赠茶的原因,流露出感激之情。“春风饱识大官羊,不惯腐儒汤饼肠”:以“大官羊”的美味衬托出诗人作为“腐儒”平时饮食的简朴,与收到珍贵茶品形成对比,突出了这份赠礼的珍贵和诗人的欣喜。“搜搅十年灯火读,令我胸中书传香”:将十年苦读与饮茶后的感受相联系,说读书让自己胸中有书香,而饮此茶更添雅致,把读书的雅趣与饮茶的乐趣结合,体现了文人的生活情趣。“已戒应门老马走,客来问字莫载酒”:诗人已告诫守门的仆人,客人来问字时不用带酒,暗示有此好茶相伴已足够,凸显了对这份赠茶的喜爱和珍视,也展现了文人以茶会友的雅趣。
下一篇:宋·黄庭坚《长沙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