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花中百鸟喧":柳树枝条摇曳,花丛中百鸟喧闹,
"相媒相和隔春烟":相互应和,隔着春天的烟雾。
"黄昏寂寞无言语":黄昏时分,寂静无声,没有言语,
"恰似人归锁管弦":就像人们散去后收起的管弦乐器。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分段赏析
“柳外花中百鸟喧,相媒相和隔春烟”,这句诗勾勒出春日里鲜活的画面。柳树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花丛间百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它们像是在相互唱和,又似在传递讯息。春日的烟雾如一层薄纱,将这片热闹的景象笼罩其中,使得鸟儿的身影若隐若现,声音也仿佛隔着水汽传来,带着几分朦胧的暖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这充满生机的瞬间,从视觉上的柳绿花红,到听觉上的百鸟喧鸣,再到触觉上春烟的温润,多感官结合,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日里自然万物的蓬勃活力。“黄昏寂寞无言语,恰似人归锁管弦”,随着时间推移,黄昏悄然降临,先前的热闹渐渐褪去,四周陷入一片寂静,连一丝声响都难以听见。这种寂静就如同一场宴饮结束后,人们散去,管弦乐器被收起时的情景,喧闹过后的空寂更显深沉。诗人将黄昏的寂静与宴散收乐作比,既写出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又暗含着对热闹易逝的感慨。结合诗人当时的心境,这份寂静也映射出他内心的孤寂,先前的春日生机与此刻的黄昏落寞形成鲜明对比,让这份寂寞更添了几分沉甸甸的分量。
上一篇:宋·黄庭坚《睡起》
下一篇:宋·黄庭坚《同孙不愚过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