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lǎo
yóu
qīng
yuán
jiāng
guī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xīn
xīn
lín
gāo
shǎng
xīn
tiān
xiáng
qīng
zūn
kuài
fáng
zhū
guǒ
shí
yuán
fāng
zuì
tīng
shū
qīn
hán
mèng
guó
xiāng
shān
yuè
mǎn
lián
shuāng
zhǎn
zhuǎn
zhǎn
zhuǎn
zhōng
xiǎo
láng
láng
guī
xiào
yíng
mén
ér
xiāng
jiāng

译文

在生机勃勃的林间水畔尽情享受快乐,愉悦的心情仿佛在天际自由翱翔。清澈的酒杯中斟满美酒,盘中有切细的鳊鱼和鲤鱼,红色的果实形状或圆或方。喝醉之后静听稀疏的雨声,被子单薄寒冷,在梦中梦到了高雅的花朵。雨停了,山好像把月亮吐了出来,月光明亮皎洁,洒满了帘幕,好似一片霜色。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直到清晨传来琅琅的钟鼓声和木鱼声。心中想着归家,笑着到门口迎接,仿佛已经看到儿女们相互搀扶陪伴。

逐句剖析

"欣欣林皋乐":在生机勃勃的林间水畔尽情享受快乐,

"赏心天际翔":愉悦的心情仿佛在天际自由翱翔。

"清樽鲙鲂鲤":清澈的酒杯中斟满美酒,盘中有切细的鳊鱼和鲤鱼,

"朱果实圆方":红色的果实形状或圆或方。

"醉罢听疏雨":喝醉之后静听稀疏的雨声,

"衾寒梦国香":被子单薄寒冷,在梦中梦到了高雅的花朵。

"雨余山吐月":雨停了,山好像把月亮吐了出来,

"的皪满帘霜":月光明亮皎洁,洒满了帘幕,好似一片霜色。

"展转复展转":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钟鱼晓琅琅":直到清晨传来琅琅的钟鼓声和木鱼声。

"思归笑迎门":心中想着归家,笑着到门口迎接,

"儿女相扶将":仿佛已经看到儿女们相互搀扶陪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吉老游青原将归》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围绕诗人与吉老游玩青原山,从游玩时的欢乐到将归时的思归之情。内容上,开篇描绘了在林泉间游玩的愉悦心情,接着写饮酒品鱼、品尝果实的惬意,随后通过醉后听雨、梦香等场景,营造出闲适又略带清幽的氛围,再写雨后山月的美景,以及诗人辗转难眠,最后点明因思归而想象着回家时儿女迎接的温馨画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多样的手法,将游玩的欢快、夜晚的清幽以及思归的深情巧妙融合,层次分明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欣欣林皋乐,赏心天际翔”,“欣欣”生动地描绘出林间水畔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奠定了欢快愉悦的基调,“赏心天际翔”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诗人游玩时畅快的心情具象化,仿佛内心突破了束缚,在天际肆意翱翔,极言其心情的舒畅。“清樽鲙鲂鲤,朱果实圆方”,此句对仗工整,从饮食角度展现出游时的惬意,清澈的酒杯与鲜美的鱼肉、形状各异的红色果实,通过视觉与味觉的描写,渲染出悠闲自在的氛围,体现出游玩过程中的享受。“醉罢听疏雨,衾寒梦国香”,前句描绘出诗人醉酒后,静静聆听稀疏雨声的闲适状态,后句“衾寒”点明环境的清冷,与前文的欢快形成微妙反差,而“梦国香”则以梦境增添了朦胧与诗意,“国香”既可能指高洁的花朵,也暗含美好事物,使诗句余韵悠长。“雨余山吐月,的皪满帘霜”,“吐”字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群山以生命力,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雨后月亮缓缓升起的美妙画面,“的皪”形容月光明亮洁白,如同霜色洒满帘幕,营造出清幽、静谧且空灵的意境,视觉冲击力强烈。“展转复展转,钟鱼晓琅琅”,“展转复展转”通过重复,强调诗人因某种思绪而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状态,设置悬念;“钟鱼晓琅琅”则以清晨传来的钟鼓声和木鱼声,暗示时间的流逝,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铺垫。最后“思归笑迎门,儿女相扶将”,直抒胸臆,点明诗人辗转难眠的原因是思归心切,想象着归家时儿女笑着在门口迎接、相互搀扶陪伴的温馨场景,情感真挚,将思乡之情与对家人的眷恋之情推向高潮,使整首诗的情感脉络清晰,从游玩的欢乐,到夜晚的思绪万千,最终落脚于浓浓的思归之情,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其一》

下一篇:宋·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