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è
gōng
jiù
fēn
chá
sān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wén
shū
mǎn
àn
wéi
shēng
shuì
mèng
míng
jiū
huàn
lái
xiáng
yuán
jìng
zhēn
chéng
zhù
zuò
jīng
léi

译文

桌案上堆满了文书,我困得只想睡觉,在梦里听到斑鸠啼叫,仿佛在呼唤雨水到来。希望能得到能降伏心魔的智慧之镜,这智慧之镜真像能击穿石柱的惊雷一样有力。

逐句剖析

"文书满案惟生睡":桌案上堆满了文书,我困得只想睡觉,

"梦里鸣鸠唤雨来":在梦里听到斑鸠啼叫,仿佛在呼唤雨水到来。

"乞与降魔大圆镜":希望能得到能降伏心魔的智慧之镜,

"真成破柱作惊雷":这智慧之镜真像能击穿石柱的惊雷一样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谢公择舅分赐茶三首(其二)》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日常生活片段为题材,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诗人对茶的珍视与感悟。首句“文书满案惟生睡”直写案牍劳形后的困倦,为后文梦境铺垫;次句“梦里鸣鸠唤雨来”以鸠鸟鸣叫、雨水将至的意象,暗喻茶如甘霖般提神醒脑。后两句“乞与降魔大圆镜,真成破柱作惊雷”运用佛教“降魔大圆镜”典故和“破柱惊雷”的夸张比喻,将茶比作能驱散昏沉、振奋精神的神奇力量,语言奇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文书满案惟生睡​​”,以“文书满案”的直观形象,勾画出诗人伏案劳形的繁重公务场景。“惟生睡”三字精炼传神,“惟”字强调别无他念的疲惫感,“生睡”生动刻画出困意不受控制、自然滋生的状态,突显精神困顿之苦闷。次句“​​梦里鸣鸠唤雨来​​”,笔锋转向梦境。现实中积压的困倦在梦中化为鸣鸠啼雨的意象。“鸣鸠唤雨”暗合《诗经》“维鸠居之”的典故,营造出春困催人、闷热欲雨的慵懒氛围。现实与梦境的交织,巧妙渲染出案牍劳形导致身心俱疲的状态,自然引出对解脱之法的渴求。第三句“​​乞与降魔大圆镜​​”以“乞与”领起转折。“魔大圆镜”化用佛经典故,佛家以智慧圆镜破除心魔。诗人将饮茶之意趣升华为求取佛法智慧的隐喻,其中“魔”字暗指困倦如魔障缠身,“大圆镜”喻指清茶如明镜般澄澈心神。末句“​​真成破柱作惊雷​​”,借“破柱惊雷”的恢弘意象收束全篇。典故出自《高僧传》中高僧说法时雷霆破柱而面不改色的轶事。诗人品饮香茶之际,仿佛获得佛门定力,精神困倦如遭雷霆击破。“真成”二字将饮茶解困的寻常事,升华为破除迷障、明心见性的精神顿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赠别几复》

下一篇:宋·黄庭坚《次韵奉酬刘景文河上见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