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ēng
fēng
wáng
huì
zhī
dēng
lóu
jiàn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xiàn
lóu
sān
shí
liù
fēng
hán
wáng
càn
dēng
lín
lán
qīng
zuò
fān
chūn
xiē
xiāng
qiān
yáng
cán
shī
lái
jiē
tóng
zuì
bié
hòu
jūn
néng
kuān
jìn
fáng
rén
zuò
shí
guī
diào
huán

译文

眺望远处少室山三十六峰,山高路远乍暖还寒,你如王粲一般登上城楼。春雨初歇,万籁俱寂,独自一人清坐于夕阳西下,想起相隔千里的你。万分欣喜收到你的诗,但遗憾不能与你同醉;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你能自我宽慰。放眼望去世人都在作乐,我何时能归去做个钓鱼的闲人呢。

逐句剖析

"县楼三十六峰寒":眺望远处少室山三十六峰,山高路远乍暖还寒,

# 三十六峰:在河南省登封市少室山,上有三十六峰。

"王粲登临独倚阑":你如王粲一般登上城楼。

# 倚阑:即“倚栏”。凭靠在栏杆上。,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政治家,建安七子之一,曾作名篇《登楼赋》。

"清坐一番春雨歇":春雨初歇,万籁俱寂,

"相思千里夕阳残":独自一人清坐于夕阳西下,想起相隔千里的你。

"诗来嗟我不同醉":万分欣喜收到你的诗,但遗憾不能与你同醉;

# 嗟:叹息;感叹。

"别后喜君能自宽":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你能自我宽慰。

"举目尽妨人作乐":放眼望去世人都在作乐,

"几时归得钓鲵桓":我何时能归去做个钓鱼的闲人呢。

# 鲵桓:指大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是北宋诗人黄庭坚黄庭坚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深情描绘了诗人对挚友的深切怀念与不舍。诗中不仅流露出无法与友人共酌把酒的遗憾之情,同时也欣慰于友人离别后能自我慰藉,这份情谊深厚而真挚,彰显了两人间无价的友情与彼此的深切关怀。最后,诗人更表白了自己高洁的品格与志向。全诗洋溢着昂扬的气概,意境开阔辽远,充分展现出青年诗人那宽广的胸怀与远大的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这首诗,创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的春天,彼时黄庭坚正任职叶县。他的友人王晦之,时任登封县官,身处嵩山脚下,似乎因不适应异乡生活而心生思乡念友之情,特此赋诗一首,遥寄给黄庭坚以表心意。黄庭坚收到后,便以这首和诗作为回应,字里行间满载着他对友人的深切慰问与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兼具深情厚谊与愤世嫉俗情怀的诗,诗中细腻描绘了诗人对老友的深切思念与不舍,既流露出无法共饮同醉的遗憾,又欣慰于友人离别后能够自我释怀,深刻展现了两人间深厚的友谊与彼此间的深切关怀。此外,诗歌还微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繁琐公务的厌倦,流露出对归隐田园、享受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以史抒怀,次句化用王粲登楼典故,“王粲登临独倚阑”暗引东汉王粲《登楼赋》的羁旅之思,将自身登楼情境与历史文人形象叠合,既点明寄诗者“登楼”主题,又借古人漂泊境遇抒发现实孤寂,形成双重视域的时空对话。白描:“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中,诗人仅用“春雨歇”“夕阳残”两个动态画面,不加修饰地呈现雨后空山与落日余晖的景象。其中“一番”与“千里”形成时空对照,春雨的短暂与相思的绵长在简笔中形成张力,以纯客观的物象组合暗含主观情感的渗透,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

3. 分段赏析

首联虽为日常言语,却易于营造意境,引人遐想友人登楼之景。颔联“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以简洁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春雨初停、夕阳斜照的壮阔画面,将情感融入景致之中,让人在反复吟诵中不断品味,意境愈发深远。这与前一首诗中的“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同样堪称写景的妙笔。黄爵滋曾评论道:“清坐与相思的交织,唐人或许会借言外之意传达,但只要句法与句意安排得当,即便是宋代的风格,也自有其独特魅力。”颈联部分,作者既描绘了自己,也映射了友人的心境。友人诗中提及的聚会,友人借酒消愁,醉意朦胧,却能自我宽慰。两人因志趣相投、命运相似而成为挚友,正因如此,颔联的情感才显得尤为动人。尾联初看似为作者自白,实则仍是对两人共同心境的抒发。他们都对现实不满,渴望有机会施展才华,且心怀信心。与苏东坡的直率相比,作者的愤世嫉俗显得更为含蓄。

4. 作品点评

此诗以清旷超逸的格调为骨,借萧疏简淡的意象,蕴蓄绵延无尽之情思。《庄子·应帝王》所载“鲵桓之审为渊”之典,原指鲲鱼盘桓处自生深渊,暗喻至人虚静守真之境。诗人晦之既具旷达不羁之怀抱,复存慷慨豪迈之胸襟,故于诗末援引此典作结。其意象既暗合庄子玄理,又寄寓刚健自持之志,通篇浑融之际,更显磅礴之气,于苍茫天地间彰显雄浑气概,寄托激励之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诗写得气格清旷之极,以萧萧之境,会不尽之情。诗中用典尤其贴切。第二联用白描之笔状开阔之境,融情入景,启人遐想无穷,吟诵之间滋味愈出。

现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志熙《江西诗派诗传》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王厚颂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黄庭坚《戏答公益春思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