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琐窗云雨垂":太史公的琐窗下云雨低垂,
# 琐窗:刻连环花纹的窗户。,太史:指苏辙。苏辙曾任起居郎,所以称他为太史。
"试开三马拂蛛丝":试着展开三马图拂去蛛丝。
# 三马:指三马图。,试开:打开。
"李侯写影韩干墨":李公描绘影像用的是韩干的墨,
# 写影:即临摹。,李侯:李公麟。
"自有笔如沙画锥":自有笔锋如沙画锥般劲锐。
# 笔如沙画锥:意思是笔法就好像用尖锥利器在沙子上写字画画一样。
"绝尘超日精爽紧":这些马奔跑时超越尘土、超过太阳,精神抖擞、步伐紧凑,
"若失其一望路驰":若少了其中一匹,便会望着来路疾驰。
"马官不语臂指挥":马官沉默不语,扬臂指挥,
"乃知仗下非新羁":于是就知道这些马是仪仗之下的,不是新套上笼头的。
# 新:新养的马。,仗下:天子的仪仗之中有立仗马。
"吾尝览观在坰马":我曾经观看过在郊野的马,
# 垧:遥远的郊野。一作垧。,览观:即观看。元本、明大全本作观览。
"驽骀成列无权奇":劣马成列,没有一匹奇特不凡。
# 权奇:指非凡奇特。,驽骀:劣等的马。
"缅怀胡沙英妙质":缅怀那些在边疆沙场上英姿飒爽的良马,
# 英妙质:英姿飒爽的骏马。妙:山谷集作贤。,胡沙:西域沙漠之地。古时称西域为胡,故称沙。,缅怀:深切地怀念。
"一雄可将千万雌":一匹雄健的马可以带领千万匹雌马。
# 千:文集、山谷集、陈刻本作十。
"决非皂枥所成就":它们绝不是马厩中能驯养出来的,
# 皂枥:即马槽。文集、蒋刻本、山谷集、翁校本作厮养。
"天骥生驹人得之":是天生的千里马生下的小马驹被人得到。
"千金市骨今何有":如今哪有燕昭王千金买骨的旧事,
"士或不价五羖皮":士人有时竟不值五张羊皮的价钱。
"李侯画隐百僚底":李公以画隐居在众多官员之中,
"初不自期人误知":起初并未期望被人知晓,却无意间被人赏识。
"戏弄丹青聊卒岁":随意摆弄绘画姑且度过岁月,
# 聊卒岁:聊以度日。,戏弄丹青:即以作画为游戏。丹青,均为颜料色彩,常用以代指图画。
"身如阅世老禅师":他的心境就像看透世事的老禅师。
# 身:元本、陈刻本作亦。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李公麟临摹唐代韩干《三马图》,表达了对画作艺术水准的赞赏,对当权者轻视人才的不满与讽刺,对人才遭埋没的惋惜,以及对士人怀才不遇处境的共鸣。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诗中以李公麟所摹韩干的《三马图》中的骏马为载体,将骏马比作有才能的士人。如“绝尘超日精爽紧,若失其一望路驰”描绘骏马奔跑迅速、神采飞扬,象征着有才之士的卓越才能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驽骀成列无权奇”则将平常之马比作庸碌之人,与骏马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当时社会上庸才充斥、贤才被埋没的现象。用典:本诗用典突出,贴切运用大量典故,如“千金市骨今何有”化用战国典故:燕昭王为求贤才,采纳郭隗建议,以千金买下死千里马的骨头,以示求贤诚意,最终招徕乐毅等贤才。诗人借这一典故,既凸显了古代明君求贤若渴的决心与实际行动,更将其与“今何有”的现实形成鲜明对照:往昔“千金市骨”的诚意与魄力,如今已荡然无存。这种对比不仅讽刺了当下社会对人才的漠视,更借历史的意义,强化了对贤才遭轻贱、世道失公允的愤懑,让对人才埋没的惋惜之情更具说服力与深沉的历史慨叹。对比:画中马“绝尘超日精爽紧”的神采,与现实郊野“驽骀成列无权奇”的凡庸对照,突出良马(人才)的难得;胡地野马“一雄可将千万雌”的本真雄健,与仗下驯马“马官不语臂指挥”的温顺受制对比,暗含对天性被束缚的惋惜;李公麟“笔如沙画锥”的高超画技,与其“百僚底”的卑微处境对比,道尽怀才不遇的无奈;昔日“千金市骨”的求贤盛况,与如今“士或不价五羖皮”的轻才现实对比,直刺世道不公。这些对比以物喻人、以古讽今,在强烈反差中,将对人才埋没的痛惜与对世俗束缚的批判刻画得入木三分。
3. 分段赏析
“太史琐窗云雨垂,试开三马拂蛛丝。”开篇写打开尘封的画轴:太史公窗前云雨低垂,拂去蛛丝展开三马图。以“琐窗”“蛛丝”渲染画作久藏的寂寥,“试开”二字含珍视之意,为下文赞画中马的神采铺垫氛围。“李侯写影韩干墨,自有笔如沙画锥。”赞李公麟临摹技艺:他摹仿韩干画马,笔力如锥画沙般劲挺精准。“沙画锥”喻笔触锐利有力,既显临摹的精工,又暗赞其能传原作神韵。“绝尘超日精爽紧,若失其一望路驰。”描画作中马的神态:马匹似能绝尘追日,精神抖擞;仿佛只要少了一匹,其余便会望路狂奔。以动态想象写静态画面,凸显马的灵动与神采,如见其腾跃之势。“马官不语臂指挥,乃知仗下非新羁。”转写画中马的处境:马官沉默挥臂指挥,可知这些是仗下驯马,非新捕获的野驹。“马官”指御厩驯马者,其“不语臂指挥”展现驯马者与马的心灵默契,反衬朝廷对人才的僵化管理。“仗下非新羁”暗讽官场豢养的庸才,徒有形式而无生气。以驯马之道喻政治生态,揭露制度对人性的束缚,呼应后文“千金市骨”的悲愤。“吾尝览观在坰马,驽骀成列无权奇。”由画及现实感慨:曾见郊野的马,劣马成排,无一匹奇特出众。以“驽骀成列”反衬画中良马的难得,暗含对现实中良马(人才)被埋没的惋惜。“缅怀胡沙英妙质,一雄可将千万雌。”“胡沙”指西域,借韩干画中天马追怀西域良驹的野性英姿。“一雄可将千万雌”化用《史记》典故,赞天马统御群伦的气魄。以“胡沙”与“仗下”对比,凸显人才需自由环境方能显其价值,暗讽北宋官僚体系的腐朽。“决非皂枥所成就,天骥生驹人得之。”论良马的由来:绝非马厩驯养可得,而是天生神驹所生,偶然被人获得。强调良马(人才)的天赋难得,暗讽人工驯化(世俗束缚)会磨灭其本性。“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借典故抒愤:昔日千金买骨求贤,如今士人竟不如五张羊皮(百里奚典故)。以古今对比直指当朝轻才,“今何有”的反问饱含对人才被贱视的痛心。“李侯画隐百僚底,初不自期人误知。”赞李公麟临摹技艺:他摹仿韩干画马,他埋身于百官之中,以画自隐,本不求人知,却被世人误读其才华。“百僚底”显其位卑,“不自期”含淡泊,实则藏怀才不遇的无奈。“戏弄丹青聊卒岁,身如阅世老禅师。”叹其无奈之举:以绘画消遣度日,活得像看透世事的老禅师。“戏弄”“聊卒岁”看似洒脱,实则是怀才不展的自我宽慰,暗讽世道不容人才施展抱负。
上一篇:宋·黄庭坚《同子瞻和赵伯充团练》
下一篇:宋·黄庭坚《又和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