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shān
luó
hàn
zàn
shí
liù
shǒu
shí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wàn
shān
xiāng
cuán
wán
líng
jiù
fēng
shèng
xián
zhái
lái
wǎng
jīng
xíng
chù
lín
quán
niǎo
shòu
jiē
xiàng
qīng
jìng
juàn
shǔ
qiān
bǎi
wén
zhōng
qìng
yīn
yán
zhōng
tián
lián
huā
huì
shàng

译文

群山相互依偎,青翠的山峦高耸峻峭,灵鹫峰这座山峰,是圣贤居住的地方。如来往昔曾在此行走停留,林中的泉水、地上的鸟兽,都向着他的方向。有一千五百位清净的随从眷属,没有一天听不到钟磬的声音。这是人世间的大福田,如同在莲花会上得记菩提妙道。

逐句剖析

"万山相倚碧巑岏":群山相互依偎,青翠的山峦高耸峻峭,

# 巑:一作漓。

"灵鹫一峰圣贤宅":灵鹫峰这座山峰,是圣贤居住的地方。

"如来往昔经行处":如来往昔曾在此行走停留,

"林泉鸟兽皆逆向":林中的泉水、地上的鸟兽,都向着他的方向。

"清净眷属千五百":有一千五百位清净的随从眷属,

"无日不闻钟磬音":没有一天听不到钟磬的声音。

"阎浮提中大福田":这是人世间的大福田,

"莲花会上菩提记":如同在莲花会上得记菩提妙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其十五)》是宋代黄庭坚的一首七言古诗。诗歌描绘了万山环绕中灵鹫峰的神圣景象,此地曾是圣贤居所,佛陀经行处令鸟兽归顺,还有清净眷属与不绝的钟磬声,被赞为世间福田与菩提圣地。全诗语言典雅庄重,表达了对佛境的崇敬与赞颂,体现出浓厚的宗教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万山相倚碧巑岏,灵鹫一峰圣贤宅”,以“万山相倚”勾勒群峰连绵的壮阔,“碧巑岏”点出山色青翠、山势高峻,再聚焦“灵鹫一峰”,点出此地是圣贤居所,用宏大背景衬托灵鹫峰的独特与神圣。“如来往昔经行处,林泉鸟兽皆逆向”,借佛陀曾在此行走过的传说,赋予山峰宗教意蕴;“林泉鸟兽皆逆向”以拟人的手法,写鸟兽都对佛迹心怀敬畏,侧面烘托出此地的庄严不凡。“清净眷属千五百,无日不闻钟磬音”,转向人文景象,“千五百”的清净眷属与不绝的钟磬声,描绘出佛地香火绵延、修行者云集的场景,尽显此地的清净与肃穆。“阎浮提中大福田,莲花会上菩提记”,直抒胸臆,称灵鹫峰是世间难得的“大福田”,并关联“莲花会”“菩提记”,升华其宗教意义,表达了对这片佛地的由衷赞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谢公择舅分赐茶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黄庭坚《观化十五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