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十日春":沙头的春天已经持续了十日,
"当日谁手种":当初又是谁亲手种下了这些梨树。
"风飘香未改":微风吹过,梨花的香气依然没有改变,
"雪压枝自重":被雪压着的树枝显得更加沉重。
"看花思食实":看着这盛开的梨花,不禁想到将来的果实,
"知味少人共":可是能真正品味到梨美味的人却很少。
"霜降百工休":等到霜降时节,各种劳作都停止了,
"把酒约宽纵":我和友人一起约定,端起酒杯尽情地放松享受。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多感官描写:“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运用景物描写,从嗅觉“风飘香”和视觉“雪压枝”的角度,细腻地描绘出梨花在风中飘香、被雪压时的姿态,使梨花的形象更加生动可感,让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梨花的特点。联想:“看花思食实”一句,由看到盛开的梨花联想到将来的果实,这是一种联想的表现手法。通过联想,拓展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从单纯的对花的描写延伸到对果实的想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托物言志:全诗以梨花为依托,表面写梨花的生长、姿态、果实等,实则通过“看花思食实,知味少人共”等句,借梨花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少人理解、少人共赏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一些思考,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寄托在梨花这一事物上。
2. 分段赏析
《次韵晋之五丈赏压沙寺梨花》首两句点明时间是春天,地点在沙头,诗人看到盛开的梨花,不禁思考当初是谁种下了这些梨树。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引发读者对梨花来历的好奇,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二、三句描写了梨花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风吹过时,梨花的香气依然浓郁;被雪压着,树枝依然沉稳。通过对梨花在风与雪中姿态的描写,既展现了梨花的美丽和坚韧,也暗示了一种在困境中坚守的品质。四、五句由眼前的梨花联想到将来的果实,然而能真正品味到梨果实美味的人却很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往往不被人赏识的感慨,蕴含着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末两句描写了一种生活场景。霜降时节,各种劳作都停下来了,诗人与友人相约饮酒,放松心情。这既体现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也与前面关于梨花的描写形成了一种生活情趣上的呼应,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
上一篇:宋·黄庭坚《寺斋睡起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