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qīng
guī
西
huái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xuě
cén
cén
mǎn
miàn
fēng
láng
shàng
ruò
zhēng
hóng
鸿
zūn
qián
tán
xiào
fāng
tiān
wài
huái
shān
shuí
tóng
xíng
wàng
jiǔ
lián
bái
zuì
yín
shī
dān
fēng
shí
zhēn
shǎng
rén
gòng
shàng
jiāng
nán
diào
wēng

译文

雪势浓重,满脸都吹着寒风,杜郎骑在马上像远行的鸿雁。酒樽前的谈笑我正珍惜,天边的淮山景色谁能和我一同欣赏。前行时望见酒帘便买酒,醉后吟诵的诗句融入红色的枫叶。一时间能一同欣赏美好事物的人没有了,还想起江南垂钓的老翁。

逐句剖析

"雪意涔涔满面风":雪势浓重,满脸都吹着寒风,

"杜郎马上若征鸿":杜郎骑在马上像远行的鸿雁。

"樽前谈笑我方惜":酒樽前的谈笑我正珍惜,

"天外淮山谁与同":天边的淮山景色谁能和我一同欣赏。

"行望酒帘沽白蚁":前行时望见酒帘便买酒,

"醉吟诗句入丹枫":醉后吟诵的诗句融入红色的枫叶。

"一时真赏无人":一时间能一同欣赏美好事物的人没有了,

"共尚忆江南把钓翁":还想起江南垂钓的老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杜子卿归西淮》是北宋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风雪交加的送别场景,展现友人远行的身影,通过“征鸿”“绿蚁”等意象营造离别的氛围,用对仗工整的诗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其归隐生活的赞许和自身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全诗押东韵,格律严谨,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黄庭坚在叶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任职,为送别友人杜子卿归隐西淮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体现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介绍了在风雪交加的场景中送别友人杜子卿归西淮的情景,描绘了友人如征鸿般疾行的身影,体现了离别时的不舍,营造了凄清的离别氛围,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许和自身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用典:“杜郎马上若征鸿”一句巧用“征鸿”典故,征鸿常指远行的鸿雁,这里用征鸿暗示杜子卿远行的匆忙,表达了诗人的不舍之情。对偶:“风”与“鸿”、“共”与“翁”形成对偶,在词性与意境上巧妙对应,使诗句对仗工整,符合律诗格律。意象组合:“行望酒帘沽白蚁,醉吟诗句入丹枫”,句中“酒帘”“白蚁(代指酒)”“丹枫”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描绘出友人途中见酒帘买酒、醉后在红枫林中吟诗的画面,多个意象相互映衬,既展现了旅途生活的片段,又营造出悠然的氛围,传递出对友人闲适旅途的想象。

3. 分段赏析

“雪意涔涔满面风,杜郎马上若征鸿”: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雪意涔涔”写出了雪势渐浓的样子,“满面风”点出风雪交加的环境,营造出凄清的氛围。将马上的杜子卿比作征鸿,既写出了友人前行的匆忙,又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樽前谈笑我方惜,天外淮山谁与同”:前句回忆饯别时与友人在酒樽前谈笑的情景,“我方惜”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不舍。后句想到友人远去西淮,那里的山川景色再无人能与自己一同欣赏,流露出离别后的孤寂之感。​“行望酒帘沽白蚁,醉吟诗句入丹枫”:描绘了友人途中的情景,想象友人前行时看到酒帘会买酒饮用,醉后吟诵的诗句仿佛融入红色的枫叶中。既展现了友人旅途中的生活片段,又暗含对友人闲适生活的想象。​“一时真赏无人共,尚忆江南把钓翁”:“一时真赏无人共”表达了当下无人能一同欣赏美好事物的失落,“尚忆江南把钓翁”则以江南垂钓的老翁作结,既赞许了杜子卿的归隐生活,也流露出诗人自身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少年心·对景惹起愁闷》

下一篇:宋·黄庭坚《陈留市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