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
·
shān
wéi
jiāng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shān
wéi
jiāng
tiān
jìng
kāi
qíng
xié
yǐng
guò
huā
zhào
wén
xīng
lǎo
rén
xīng
qīng
zūn
xiào
huān
shèn
què
chéng
chóu
bié
shí
jīn
diǎn
diǎn
shì
gāo
táng
rén
zhī
chù
mèng
yún
guī
huí
yàn
xiǎo
fēng
qīng
yàn
lái
shù
xīn
qíng
lǎo
lǎn
yóu
jiě
rén
chūn
jìn
yǒu
nán
fēng
hǎo
biàn
便
huí
fān

译文

青山环绕着暮色中的江水。天空像镜子般展开晴日的飞絮。斜斜的光影掠过梨花,照着文星、与老人星相聚。清酒一杯浅笑,欢乐至极却化作愁绪,分别时衣襟上,点点痕迹,仿佛是高唐梦中的雨水。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梦里云雾弥漫的归途。清晨晓风清爽,大雁未归、啼叫的乌鸦却有无数。心境衰老疏懒,美好的事物最能使人愉悦,春天将尽,有南风相送,正好挂帆归去。

逐句剖析

"山围江暮":青山环绕着暮色中的江水。

"天镜开晴絮":天空像镜子般展开晴日的飞絮。

"斜影过梨花":斜斜的光影掠过梨花,

"照文星、":照着文星、

"老人星聚":与老人星相聚。

"清樽一笑":清酒一杯浅笑,

"欢甚却成愁":欢乐至极却化作愁绪,

"别时襟":分别时衣襟上,

"余点点":点点痕迹,

"疑是高唐雨":仿佛是高唐梦中的雨水。

"无人知处":在无人知晓的地方。

"梦里云归路":梦里云雾弥漫的归途。

"回雁晓风清":清晨晓风清爽,

"雁不来、":大雁未归、

"啼鸦无数":啼叫的乌鸦却有无数。

"心情老懒":心境衰老疏懒,

"尤物解宜人":美好的事物最能使人愉悦,

"春尽也":春天将尽,

"有南风":有南风相送,

"好便回帆去":正好挂帆归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蓦山溪·山围江暮》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浩渺江景为背景,借景而抒离情与归隐之幽思。上阕以“山围江暮”开篇,巧妙融入“天镜”之澄澈、“梨花”之素洁等意象,生动勾勒出暮色笼罩下江景的朦胧与清幽。下阕“回雁晓风清,雁不来、啼鸦无数”等语,巧妙暗喻归期无望的落寞惆怅。“清樽一笑,欢甚却成愁”直抒宴饮欢聚转瞬即逝的哀愁,“春尽也,有南风”与开篇呼应,尽显时光流转、情思交融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描绘了暮色笼罩下浩渺朦胧的江景,营造了清幽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表达了词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对归隐的幽思和宴饮欢聚转瞬即逝的哀愁与归期无望的落寞惆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词中借“山围江暮”“天镜开晴絮”等江景意象,勾勒出暮色苍茫之境,渲染出离别时的黯淡氛围;又以“回雁晓风清,雁不来”之景,暗寓归期无望的惆怅。情景交融,将离愁别绪与归隐之思尽寓于自然景象之中,含蓄深沉。情景交融:“春尽也,有南风”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此句既描绘出春去夏来的时节流转之景,南风轻拂的画面跃然眼前;又借景抒发了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感慨,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象完美融合,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3. 分段赏析

上阕开篇“山围江暮”,以简洁笔触勾勒出一幅宏大而静谧的画面,暮色中群山环绕着大江,营造出一种雄浑又略带惆怅的氛围。“天镜开晴絮”,将天空比作明镜,晴空中飘飞的柳絮如被镜子映照般清晰,画面清新而灵动。“斜影过梨花,照文星、老人星聚”,斜阳的影子掠过梨花,仿佛照亮了文星与老人星相聚的奇幻场景,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清樽一笑,欢甚却成愁”,笔锋一转,由前面的美景与奇幻转入情感的抒发,在清酒一杯后的欢笑中,却陡然生出愁绪,这种欢乐与忧愁的瞬间转换,深刻地表现出词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别时襟,余点点,疑是高唐雨”,以“高唐雨”的典故,暗示离别时的泪水,将离情别绪渲染得更加浓郁。下阕“无人知处。梦里云归路”,营造出一种孤寂、迷茫的意境,无人知晓的地方,梦中云的归途也模糊不清,暗示词人内心的迷茫与对归宿的追寻。“回雁晓风清,雁不来、啼鸦无数”,借景抒情,清晨的晓风中,回雁未归,只有无数啼鸦,进一步烘托出归期渺茫的怅惘。“心情老懒,尤物解宜人”,词人自感心情老迈慵懒,唯有美好的事物能带来些许慰藉。“春尽也,有南风,好便回帆去”,以景结情,春天将尽,南风轻拂,似乎在催促着回帆归去,表达出词人对归隐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醉落魄·陶陶兀兀》

下一篇:宋·黄庭坚《丑奴儿·济楚好得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