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叶铺庭红颗秋":柿树的叶子铺满一地,那红彤彤的果实点缀在秋色之中,
"薰炉沉水度衣篝":薰炉里沉香木静静燃烧,袅袅轻烟透过熏衣的竹笼弥漫开来。
# 篝:熏笼,可薰衣。,沉水:沉水香,即沉香。,薰炉:用于薰香等的炉子。
"松风梦与故人遇":在松间微风的吹拂下,我于梦中与久别的故人相遇,
"同驾飞鸿跨九州":我们一同驾着飞雁,跨越了九州大地。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记梦抒情诗。描绘了深秋庭院中柿叶染红、薰炉沉香袅袅的静谧景象,以及梦中与故人驾飞鸿遨游九州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仕途坎坷中借梦境寻求心灵解脱的复杂心境。
2. 写作手法
对比:“柿叶铺庭红颗秋,薰炉沈水度衣篝”描绘现实中庭院秋景与室内薰香的静谧日常;“松风梦与故人遇,同驾飞鸿跨九州”展现梦境里与故人驾鸿跨九州的奇幻自由。二者对比,凸显现实之束缚与诗人对自由、相聚的向往 。
3. 分段赏析
首句“柿叶铺庭红颗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庭院景象。柿叶如火,铺满庭院,既点明了时令,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这里的“红颗”形象生动,既指柿叶的颜色,又暗含秋日果实的成熟与丰收,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深沉而略带感伤的基调。次句“薰炉沉水度衣篝”,诗人将视线从庭院转向室内。薰炉中沉香袅袅,衣篝轻烟缭绕,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雅致,更透露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然而,这种宁静背后,或许也隐藏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故人的思念。第三句“松风梦与故人遇”,诗人笔锋一转,由实入虚,描绘了一个梦境。在松风的吹拂下,诗人于梦中与故人相遇。这里的“松风”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更象征着高洁与超脱,暗示着诗人与故人之间情谊的纯粹与深厚。梦境的出现,为全诗增添了一抹神秘与浪漫的色彩。末句“同驾飞鸿跨九州”,诗人继续描绘梦境中的奇幻场景。他与故人一同驾着飞鸿,翱翔于九州之上。飞鸿象征着自由与高远,九州则代表着广阔的天地。这一画面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更表达了他与故人之间情谊的深厚。整句诗意境开阔,想象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上一篇:宋·黄庭坚《西江月·月》
下一篇:宋·黄庭坚《题石恪画尝醋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