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气南山若可排":他当年的壮气豪情,真有力排南山之势,
# 南山:终南山。
"今为野马与尘埃":但现在一切都成了飘浮在太空中的尘埃。
# 野马:指春日野外林泽中的雾气,蒸腾如奔马,故名。
"清谈落笔一万字":他清谈高论,下笔作文,洋洋万字,
# 清谈:清雅深刻、不囿于私利的谈吐。
"白眼举觞三百杯":睥睨世人,举觞痛饮,一尽三百杯!
"周鼎不酬康瓠价":在当世,贵重的周鼎还不如一把瓦壶的价值,
# 康瓠:破瓦壶。
"豫章元是栋梁材":要知道,大樟树原来可是栋梁之材啊!
"眷然挥涕方城路":我无限眷怀地流泪,在方城路上,
# 涕:眼泪。,眷然:顾念难舍貌。
"冠盖当年向此来":当年衣冠之士乘着车子就是向着这儿来的。
# 冠盖:礼帽和车盖,古代官吏的服饰和车乘,借指士大夫。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对比:“壮气南山若可排,今为野马与尘埃”一句,将七叔祖昔日的壮志豪情与如今的落寞境遇进行对比,突出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沧桑变化。夸张:“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运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七叔祖才思敏捷、豪爽不羁的形象,展现出他的出众才华和狂放性格。用典:“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使用典故,以“周鼎”和“康瓠”的价值对比,“豫章”比喻栋梁之材,来暗示七叔祖怀才不遇,如同珍贵的宝鼎被忽视,栋梁之材未被重用。
2. 分段赏析
首联“壮气南山若可排,今为野马与尘埃”,运用对比手法,将七叔祖昔日的壮志豪情与如今的落魄如野马尘埃相比,突出命运的无常,流露出作者对其命运的感慨。颔联“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通过夸张描绘七叔祖才思敏捷、豪爽不羁,展现其出众才华与狂放性格,饱含作者对七叔祖的赞美。颈联“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巧用典故,以周鼎和康瓠价值对比,豫章比喻栋梁,暗示七叔祖怀才不遇,抒发作者对其遭遇的不平。尾联“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借景抒情,作者在方城路追忆往昔七叔祖冠盖而来的情景,如今却物是人非,借此抒发对七叔祖的缅怀及对历史变迁、人生起伏的感慨。
3. 作品点评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整首诗笔力雄健,如千钧之重。悼念之情深沉哀痛,却又有一股奇崛之气纵横而出,令人动容。诗中的对仗极为工稳精妙,每一处字词的对应都恰到好处,且表意深刻、情感沉着。
下一篇:宋·黄庭坚《寄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