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脊骨硬如铁":这一生(应像竹子一样)脊骨坚硬如同钢铁一般,
"听风听雨随宜说":(也要像竹子在风中雨中那样)顺应自然地听风听雨,随性地表达。
"百尺竿头放步行":在已经取得很高成就(百尺竿头)的基础上大胆地向前行进,
"更向脚跟参一节":更要从自身的根本出发,深入地参悟、提升自己。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全诗以竹子为载体,“平生脊骨硬如铁”将竹子的坚硬的特质赋予人的刚正品格,“百尺竿头放步行,更向脚跟参一节”借竹子的生长态势,表达人在追求进步时应有的态度,通过对竹子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志向,使抽象的哲理变得具体可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比喻:“平生脊骨硬如铁”把人的“脊骨”比作“铁”,形象地突出了人应有的刚硬不屈的品格,使所表达的品质更加鲜明生动,让读者更易理解和感受作者所倡导的精神。
2. 分段赏析
《题竹尊者轩》首句便以比喻的手法,将人的脊骨比作坚硬的铁,强调人应具有刚正不阿、坚韧不拔的品质,以竹子的硬挺来象征这种品格,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刚健的基调。次句进一步描绘出一种随性自然的状态,就像竹子在风中雨中,顺应自然地发出声响,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不做作,随性表达自我的态度,在刚硬的品格基础上增添了一份通达。第三句鼓励人们在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百尺竿头)的基础上,不要满足,要大胆地继续前行,体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末句则强调在前行的过程中,要从自身的根本出发,深入思考和参悟,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深化了诗歌关于自我提升和成长的主题。
上一篇:宋·黄庭坚《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