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yín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duǎn
shēng
cháng
liáo
xiá
suō
chū
mén
wàng
gāo
qiū
gǒng
màn
chūn
luó
shì
wèi
xǐng
guǐ
yǐn
zhě
duō
ān
néng
nán
shān
qiān
suì
bǎo
zài
shì
chóng
míng
jié
piāo
zhú
é
zhī
huǐ
shí
wàn
shì
péng
qīng
qìng
líng
bēi
mài
yán
nuǎn
huā
cháng
yān
dàn
píng
chuān
qīng
fēng
wéi
rén
àn
hǎo
niǎo
zhàng
shān
zhōng
guī
niú
yáng
zài
tuó
běn
láng
miào
zhèng
ěr
jiàn
ā
niàn
yáng
yún
shī
mèng
kuáng
jiǔ
dǐng
shēn
xiàng
kǎo
yǒu
hào
shì
rén
shí
néng
zài
jiǔ
guò
ěr
jiǔ
dìng
zhī
wèi

译文

人生短暂没有长久,姑且趁着闲暇时光自在地徘徊。出门远望高高的山丘,古老的树木上爬满了春天的藤萝。试着翻阅生死簿,现不饮酒而死的人实在太多。怎能像南山一样,千年万年都不会被磨灭呢?在世时追求名节,如同飞蛾扑火般徒劳。等到你后悔时,万事已如蓬草般杂乱无章。青嫩的麦苗在山坡上生长,温暖的春日里也已开花。远处的平川被轻烟笼罩,微风轻拂,水面不起波澜。无人奏响音律,好在鸟儿们自然地唱和欢歌。拄着藜杖从山中归来,牛羊已在山坡上聚集。我本就与朝堂无关,正乐于在这山间溪谷中逍遥。想起昔日的扬雄,他刻意效仿孟子的风骨。狂夫曾想撼动九鼎,却只能在陋巷中钻研学问。也有热心的朋友,偶尔会带着酒来访。无需怀疑,举杯畅饮,一定知道我是为了什么。

逐句剖析

"短生无长期":人生短暂没有长久,

"聊暇日婆娑":姑且趁着闲暇时光自在地徘徊。

# 暇:陈刻本、翁校本作“假”。

"出门望高丘":出门远望高高的山丘,

"拱木漫春萝":古老的树木上爬满了春天的藤萝。

"试为省鬼录":试着翻阅生死簿,

"不饮死者多":现不饮酒而死的人实在太多。

"安能如南山":怎能像南山一样,

"千岁保不磨":千年万年都不会被磨灭呢?

"在世崇名节":在世时追求名节,

"飘如赴烛蛾":如同飞蛾扑火般徒劳。

"及汝知悔时":等到你后悔时,

"万事蓬一窠":万事已如蓬草般杂乱无章。

"青掅陵陂麦":青嫩的麦苗在山坡上生长,

"妍暖亦已花":温暖的春日里也已开花。

# 妍暖:山谷集作“媕娿”。

"长烟淡平川":远处的平川被轻烟笼罩,

"轻风不为波":微风轻拂,水面不起波澜。

"无人按律吕":无人奏响音律,

"好鸟自和歌":好在鸟儿们自然地唱和欢歌。

"杖藜山中归":拄着藜杖从山中归来,

# 山:翁校:一本作“田”。

"牛羊在坡陀":牛羊已在山坡上聚集。

"本自无廊庙":我本就与朝堂无关,

"正尔乐涧阿":正乐于在这山间溪谷中逍遥。

"念昔扬子云":想起昔日的扬雄,

"刻意师孟轲":他刻意效仿孟子的风骨。

"狂夫移九鼎":狂夫曾想撼动九鼎,

"深巷考四科":却只能在陋巷中钻研学问。

"亦有好事人":也有热心的朋友,

"时能载酒过":偶尔会带着酒来访。

"无疑举尔酒":无需怀疑,举杯畅饮,

"定知我为何":一定知道我是为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溪上吟》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溪边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名节的追求。诗中开篇“短生无长期,聊暇日婆娑。”点明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随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出门望高丘,拱木漫春萝。”“青掅陵陂麦,妍暖亦已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念昔扬子云,刻意师孟轲。”等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学问的追求。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长烟淡平川,轻风不为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中提到“念昔扬子云,刻意师孟轲。”引用了扬雄(字子云)和孟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诗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描写,“杖藜山中归,牛羊在坡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世崇名节,飘如赴烛蛾。”虚实相生,深化了诗歌的意境。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自然、质朴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溪上吟》创作于黄庭坚16岁时,正值他早年游学的阶段。此时的黄庭坚正处于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初步探索中,诗中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有对名节的崇尚和对未来的思考。黄庭坚出生于诗书世家,家族世代重视读书,其父黄庶也是进士出身。这种家学渊源为他早年的文学修养打下了坚实基础。1059年,黄庭坚跟随舅舅李常游学淮南,期间广泛涉猎经典和诗文,学业大进。这段经历使他对自然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6岁的黄庭坚正处于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期,诗中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有对名节的崇尚和对未来的迷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通过“短生无长期,聊暇日婆娑。”与“安能如南山,千岁保不磨。”的对比,反衬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名节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情景交融: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青掅陵陂麦,妍暖亦已花。长烟淡平川,轻风不为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同时抒发了内心的闲适与感慨。用典:诗中提到“念昔扬子云,刻意师孟轲。”引用了扬雄(字子云)和孟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学问的追求。虚实结合:诗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描写,“无人按律吕,好鸟自和歌。杖藜山中归,牛羊在坡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世崇名节,飘如赴烛蛾。”虚实相生,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2. 分段赏析

首联:“短生无长期,聊暇日婆娑。”诗人感慨生命的短暂,认为人生没有长久的期限,只能在闲暇时享受片刻的欢乐。第二联:出门望高丘,拱木漫春萝。”描绘了诗人出门远望,看到高丘上古木参天,春萝蔓延的景象。第三联:试为省鬼录,不饮死者多。”诗人设想查看生死簿,发现不饮酒的人死去的更多,暗示人生应有适时的欢乐。第四联:安能如南山,千岁保不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无奈,无法像南山一样永恒。第五联:在世崇名节,飘如赴烛蛾。”诗人崇尚名节,但又觉得人生如飞蛾扑火般短暂。第六联:及汝知悔时,万事蓬一窠。”当人们意识到错误时,往往已万事皆休,如同蓬草般散乱。第七联:青掅陵陂麦,妍暖亦已花。”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陵陂上的麦苗在温暖的天气中已经开花。第八联:长烟淡平川,轻风不为波。”长烟笼罩着平坦的川原,轻风拂过却不兴波澜,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第九联:无人按律吕,好鸟自和歌。”没有人来调音律,只有鸟儿自然地唱着和谐的歌。第十联:杖藜山中归,牛羊在坡陀。”描绘了诗人拄着藜杖从山中归来,看到牛羊在山坡上漫步的景象。第十一联:本自无廊庙,正尔乐涧阿。”诗人本无心于官场,只愿享受山林的乐趣。第十二联:念昔扬子云,刻意师孟轲。”回忆起扬雄刻意模仿孟子,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第十三联:狂夫移九鼎,深巷考四科。”描绘了狂放之士搬动九鼎,深巷中有人研究四科,展现了不同的生活状态。第十四联:亦有好事人,时能载酒过。”也有喜欢热闹的人,时常带着酒来访。第十五联:无疑举尔酒,定知我为何。”诗人自信地举起酒杯,相信对方能理解他的心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其一》

下一篇:宋·黄庭坚《绿菜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