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双飞得意":蝴蝶双双飞向天空,然而在得意之际,
"偶然毕命网罗":不知不觉地撞到了蛛网上,送掉了性命。
# 网罗:蜘蛛网。,毕命:完结生命,也即毙命。
"群蚁争数坠翼":群蚁争相收拾从蛛网上坠下的蝴蝶的残翼,
# 坠翼:蝴蝶的残翼。,争:争夺。
"策勋归去南柯":策勋记功互相庆贺,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而已。
# 南柯:比喻富贵得失不过如蚁穴一梦。,策勋:记功劳于书策。策是古代写在竹简上的公文书。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六言绝句,也是一首题画诗。借蝴蝶、蛛网、群蚁等形象,描绘了失势旧党被当权者迫害,新党小人坐收渔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纷争的极度厌恶,以及蕴含其中的爱憎之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以双飞得意却偶然触网毙命的蝴蝶,比喻无辜被害的失势旧党人物;用蜘蛛结网比喻当权者的迫害;把群蚁争收蝶之坠翼并策勋,比作朝廷某些可笑的册封,生动形象地展现官场状况。借景抒情(以景寓情):通过描写蚁蝶的行为和遭遇之景,抒发对无辜者的同情,以及对朝廷纷争、赏罚不分的厌恶与讽刺之情。
3. 分段赏析
《蚁蝶图》前两句描绘蝴蝶原本得意双飞,却偶然触网毙命,诗人将蝴蝶比作无辜被害的失势旧党,以蜘蛛结网象征当权者的迫害,通过对蝴蝶无辜遭遇的描写,暗喻当时朝野陷阱遍布、罗网害人,表达对无辜者的同情以及对迫害者的愤恨。后两句刻画群蚁争收蝴蝶坠翼并以此邀功,蚁国国王还对其册封授奖,然而最终群蚁如南柯一梦,一无所获,借此讽刺朝廷某些如同“群蚁争收蝶之坠翼”般可笑的策封,展现诗人对朝廷赏罚不分的厌恶,全诗以蚁蝶之事,将官场纷争的残酷与荒诞尽显,言简意赅却内涵深蕴。
4. 作品点评
《蚁蝶图》是黄庭坚创作的一首别具一格的六言政治讽刺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诗中以蝶喻无辜旧党,以蛛网喻当权者迫害,以群蚁争收蝶翼讽刺朝廷可笑策封,形象生动且富有深意。其写作特色鲜明,通过只讲比喻、不点明用意的手法,使感情在对蚁蝶行为的叙述中自然流露,概括意义更为广泛。前两句对蝴蝶遭遇的描写,暗喻官场险恶,饱含同情;后两句对群蚁行径的刻画,将讽刺意味推向高潮。全诗以景寓情,言简意赅却内涵深蕴,生动展现了当时官场的黑暗与荒诞,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纷争的厌恶与批判。
# “党祸既起,山谷居黔。有以屏图遗之者,绘双蝶翱舞,冒于蛛丝而对(坠),蚁憧憧其间。题六言于上日……。崇宁问,又迁于宜,图偶为人携人京,鬻于相国寺肆。蔡客得之,以示元长,元长大怒,将指为怨望,重其贬……。”
宋岳珂《程史·卷十一》
上一篇:宋·黄庭坚《百花洲杂题》
下一篇:宋·黄庭坚《谢人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