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àn
·
·
yào
jiàn
jiàn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yào
jiàn
jiàn
yào
jìn
jìn
shì
wèn
jūn
duō
shǎo
lián
guǎn
jiě
duō
hèn
jìn
zhǐ
lèi
rěn
guǎn
mèn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yǒu
chóu
xiàng
dōu
ān
jìn

译文

想要见到却见不到,想要亲近却亲近不了。试着问能得到你多少怜爱,只怕你不理解、我对你的怨恨比怜惜更多。无法抑制住泪水,忍受不了心中的烦闷。天上人间所有的愁绪,在我这里、都已经尝尽了。

逐句剖析

"要见不得见":想要见到却见不到,

"要近不得近":想要亲近却亲近不了。

"试问得君多少怜":试着问能得到你多少怜爱,

"管不解、":只怕你不理解、

"多于恨":我对你的怨恨比怜惜更多。

"禁止不得泪":无法抑制住泪水,

"忍管不得闷":忍受不了心中的烦闷。

"天上人间有底愁":天上人间所有的愁绪,

"向个里、":在我这里、

"都谙尽":都已经尝尽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卜算子》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以“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直抒情感困境,又以“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等叠句强化矛盾冲突,将内心的挣扎与苦闷直白展现。结尾“天上人间有底愁,向个里、都谙尽”点明悲愁的普遍性,尽显直白抒情的特点。作品语言直露,情感表达鲜明,与黄庭坚词作“类曲”的通俗化倾向相契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开门见山,连用两个“不得”,直接道出主人公渴望见到对方,却无法如愿,想要靠近,却始终不能的痛苦处境,将那种强烈的思念与无奈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鲜明地呈现出来。“试问得君多少怜,管不解、多于恨”,进一步发出疑问,想知道自己究竟得到对方多少怜爱,然而答案却是,即便有那点怜爱,也抵不过心中的怨恨。这里将爱与恨交织在一起,生动地描绘出主人公在感情中的纠结与痛苦,一方面仍对对方的爱抱有一丝期许,另一方面又因求而不得而满心怨恨。下阕:“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从情感的表达转向具体的行为表现,主人公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也难以忍住内心的烦闷。“禁止不得”“忍管不得”再次强调了情感的强烈与难以控制,凸显出主人公内心的煎熬。“天上人间有底愁,向个里、都谙尽”,把这种愁绪放大到天上人间的范畴,反问到底有多少愁绪,而主人公则表示,这些愁绪自己都已深深体会。此句将个人的愁绪上升到一种普遍的、深沉的情感高度,仿佛世间所有的愁都在自己身上汇聚,进一步强化了词中所表达的痛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秀江亭》

下一篇:宋·黄庭坚《题李亮功戴嵩牛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