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ng
fáng
huà
jiā
shǒu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yuán
hào
shān
nán
shān
běi
wēi
shì
shuí
néng
chū
gòu
zhōng
jiē
shì
yóu

译文

母猿和小猿在槲树叶间哀号,山南山北全是一片危险境地。世道复杂,谁能像樗里子那样聪明,可这圈套里的,全是养由基这样的高手。

逐句剖析

"子母猿号槲叶":母猿和小猿在槲树叶间哀号,

# 子母猿号槲叶:猿之母子哀号于槲树丛中。

"山南山北危机":山南山北全是一片危险境地。

# 危机:触发危险的因素、机缘。

"世故谁能樗里":世道复杂,谁能像樗里子那样聪明,

# 樗里:樗里子,名疾,秦惠王异母弟,滑稽多智,号“智囊”,见《史记》本传。,世故:世事。

"彀中皆是由基":可这圈套里的,全是养由基这样的高手。

# 由基: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彀中:弓箭射程之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北宋黄庭坚《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五)》为六言绝句,借画中“子母猿号槲叶”之景,通过“山南山北危机”的隐喻与“樗里”“由基”的典故双关(樗里子喻权谋、养由基射猿喻世网),揭露党争倾轧下文人陷于“彀中”的政治困局。前联绘山猿啼号、危机四伏的险境,后联以冷峻反讽刺世,语言奇崛如“彀中皆是由基”,于题画诗中拓出“画外刺时”的哲思维度,既展江西诗派“点铁成金”之妙,亦折射北宋士人的精神困境,清代评其“以画刺世,字字淬毒”。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六言绝句诗,也是一首题画与政治讽刺相融的哲理诗。全诗以郑防画作中“子母猿号槲叶”的凄惶意象为引,描绘了山势险峻、危机四伏的自然图景(“山南山北危机”),并巧妙化用“樗里子”的智名(谐音“樗材”讽喻无用之才)与养由基射猿的典故(“彀中皆是由基”),揭露北宋党争中才智之士如猎物陷于权力射程的生存困境。诗中“槲叶猿啼”的萧瑟与“彀中由基”的冷冽双关(“彀中”既指箭程更喻官场牢笼),通过借代、谐音等手法,将画境虚实与宦海倾轧勾连,于奇崛语势中迸发对专制罗网的尖锐批判。

2. 写作手法

用典:“世故谁能樗里”化用战国谋士樗里子之名,但反其意而用,谐音“樗材”(无用之木),暗讽权谋之士徒有其名而无真智。“彀中皆是由基”引用养由基善射的典故,以“彀中”(箭射范围)比喻官场陷阱,暗示才士如猎物般受制于权力博弈。对比:前联描绘山野猿啼的凄惶之景,后联突转至“世故”“彀中”的世俗批判,从自然危机到人事倾轧,形成情感与主题的强烈反差。虚实结合:前联写画中实景(猿啼槲叶、山势险峻),后联借典故生发虚境(世故权谋、彀中困局),虚实交融,深化题画诗的哲思维度。借代:“彀中”:原指弓箭射程所及范围,此处借代权力阶层布下的罗网或制度枷锁,隐喻整个社会被纳入统治者的控制体系。

3. 分段赏析

首联“子母猿号槲叶,山南山北危机”由画中猿猴母子的凄惶意象切入,以“槲叶萧瑟”“山势险峻”暗喻世途艰危。猿猴的悲号既是画境实写,亦象征文人陷于党争漩涡的无助,影射北宋官场“危机四伏”的生存困境。后联“世故谁能樗里,彀中皆是由基”借“樗里子”之名谐音“樗材”(无用之木),反讽权谋之士的虚伪智术;化用《淮南子》养由基射猿典故,“彀中”(箭程)喻指权力罗网,暗揭世人皆如猎物难逃操控。黄庭坚亲历党争倾轧,此二句以典刺世,将画意升华为对专制权术的冷峻批判。

4. 作品点评

北宋黄庭坚《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五)》借画中“子母猿号槲叶”的凄惶意象,以“山南山北危机”暗喻世途险恶,熔裁“樗里子”(谐音“樗材”讽权谋虚伪)与养由基射猿(“彀中”双关箭程与权术牢笼)之典,揭露党争倾轧下才智之士皆如猎物陷于“彀中”的生存困局。诗中猿号槲叶的悲怆、樗里彀中的冷语,以借代、双关等奇崛笔法,将画境虚实与宦海倾轧勾连,于二十余字间迸发对专制罗网的尖锐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戏效禅月作远公咏》

下一篇:宋·黄庭坚《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