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持玄圭与苍璧":我拿着如同玄圭和苍璧般珍贵的小团龙茶,
"以暗投人渠不识":就像在黑暗中把宝物投给他人,他们可能不懂得赏识。
"城南穷巷有佳人":城南那偏僻小巷中有位品德高尚的人,
"不索宾郎常晏食":他不刻意邀客,却常常能悠闲地享受美食。
"赤铜茗椀雨斑斑":赤铜质地的茶碗上布满雨斑般的痕迹,
"银粟翻光解破颜":茶汤泛起如银粟般的光泽,看着就能让人舒展笑颜。
"上有龙文下棋局":茶饼上有着龙纹,纹路如同棋局般精美,
"探囊赠君诺已宿":我早就打算从囊中取出赠送给你,这个承诺在心中已许久。
# 探:文集、山谷集作担。
"此物已是元丰春":这茶乃是元丰年间的春茶,
"先皇圣功调玉烛":先皇圣明的功绩如同调节玉烛。
"晁子胸中开典礼":晁先生胸中有着渊博的学识和对典章礼仪的见解,
"平生自期莘与渭":平生期望自己能像伊尹和吕尚一样辅佐君主。
"故用浇君磊隗胸":所以用这茶来浇去你心中的不平之气,
"莫令鬓毛雪相似":可别让鬓发像雪一样变白。
"曲几团蒲听煮汤":在弯曲的几案和蒲团旁听着煮茶的声音,
"煎成车声绕羊肠":等茶煎好时,那声音仿佛车声在羊肠小道上环绕。
"鸡苏胡麻留渴羌":那些鸡苏、胡麻之类的饮品留给口渴之人吧,
"不应乱我官焙香":可别扰乱了这珍贵官焙茶的香气。
"肥如瓠壶鼻雷吼":喝了这茶后酣畅满足,像大葫芦般肚圆,鼾声如雷,
"幸君饮此勿饮酒":希望你多喝这茶而不要饮酒。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用典:多处运用典故,增添文化内涵与表达深度。“元丰春”指元丰年间的贡茶,借茶的历史体现其珍贵;“幸与渭”化用吕尚、伊尹的典故,将友人比作能辅佐君王的贤才,劝勉其施展抱负;“尧磊隗胸”借典故期望友人开阔胸怀,不要因岁月流逝而徒生白发。借物抒情:以小团龙茶及半挺茶为载体,表达对友人晁无咎的情谊。通过描述赠茶这一行为及与茶相关的情景,展现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使情感表达更委婉含蓄。象征:“我持玄圭与苍璧,以暗投人渠不识”,将小团龙茶比作玄圭与苍璧,象征其珍贵,又以他人不识来突出友人的独特赏识,增强了表达效果。
2. 分段赏析
开篇至“银粟翻光解破颜”:“我持玄圭与苍璧,以暗投人渠不识”,诗人将珍贵的小团龙茶比作玄圭与苍璧,用“暗投人”“渠不识”暗示此茶珍稀,却未必能被人理解珍视,为赠茶之举铺垫。“城南穷巷有佳人,不索宾郎常晏食”,笔锋一转,描绘城南巷中友人晁无咎,即便生活清简,却有着高雅自适的生活态度,不追求世俗奢华。“赤铜茗椀雨斑斑,银粟翻光解破颜”,细致刻画友人所用赤铜茶碗,带着雨斑古雅质朴,茶汤泛起银粟般泡沫,光彩闪烁,似能令人展颜,侧面烘托出友人生活虽简,却能从品茶等日常小事中获得乐趣,也体现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情趣的欣赏。“上有龙文下棋局”至“莫令鬓毛雪相似”:“上有龙文下棋局,探囊赠君诺已宿”,点明茶饼上有龙纹,如棋局般精美,诗人早有将此茶相赠的承诺,凸显对赠茶之事的郑重。“此物已是元丰春,先皇圣功调玉烛”,提及此茶是元丰年间所产,借先皇功绩暗衬茶的不凡来历,赋予茶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晁子胸中开典礼,平生自期莘与渭”,夸赞晁无咎胸有学识,心怀大志,以伊尹(莘)、吕尚(渭)自比,期望能在政治上施展抱负。“故用浇君磊隗胸,莫令鬓毛雪相似”,诗人表明赠茶意图,希望借茶浇去友人心中块垒,劝勉他珍惜时光,不要因壮志未酬而徒生白发,饱含对友人的关怀与期许。“曲几团蒲听煮汤”至结尾:“曲几团蒲听煮汤,煎成车声绕羊肠”,以奇特想象,将煮茶声比作车在羊肠小道行驶,生动展现煮茶时的动态与声响,营造出闲适且充满趣味的氛围,体现出诗人与友人对品茶这一雅事的喜爱与享受。“鸡苏胡麻留渴羌,不应乱我官焙香”,以调侃语气告诫友人,那些普通饮品不应扰乱珍贵官茶的香气,突出小团龙茶的珍贵。“肥如瓠壶鼻雷吼,幸君饮此勿饮酒”,描绘畅饮此茶后酣畅淋漓的状态,幽默地叮嘱友人多饮茶少饮酒,在诙谐言语中尽显对友人的情谊,为全诗增添轻松活泼之感,使赠茶之情在调侃与劝诫中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