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é
qián
nán
shí
shǒu
jiǔ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qīng
shā
jīn
xiǎo
diàn
liù
chǐ
chuáng
jìn
jìng
yǒu
fēng
zhōng
liáng

译文

头戴一幅轻纱头巾,身下是六尺宽的竹席小床。没有客人来访,整日里寂静无声,只要有风拂过,整夜里都透着凉爽。

逐句剖析

"轻纱一幅巾":头戴一幅轻纱头巾,

"小簟六尺床":身下是六尺宽的竹席小床。

"无客尽日静":没有客人来访,整日里寂静无声,

"有风终夜凉":只要有风拂过,整夜里都透着凉爽。

# 有风终夜凉:原注:此十一卷中《竹窗》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谪居黔南十首(其九)》是北宋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为谪居黔南时所作组诗之一。诗歌开篇“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描写日常器物,展现简陋的居住环境;后两句“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转向生活场景,写整日无客的寂静与整夜有风的清凉。全诗运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平实,通过对居所器物与日常环境的刻画,既呈现了谪居生活的简朴宁静,又在平淡景象中暗含着诗人虽遭贬谪却安然自适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北宋诗人黄庭坚在绍圣年间(1094-1096)被贬至黔州(即今贵州地区)时,创作了组诗《谪居黔南十首》,这首诗为其中一首。这组诗作收录在《豫章集》与《脩水集》中,由十首五言绝句构成。当时诗人因遭贬谪而寄居在开元寺,他以黔州一带的自然景物与风土人情为创作背景,抒发自己谪居期间的内心感受,体现出宋代文人贬谪题材文学作品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以极简笔墨勾勒日常器物,“轻纱”“小簟”直写物品质地与形态,“一幅”“六尺”用数量词精准描述规格,无多余修饰。“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直接铺陈场景,写尽日无客的寂静与终夜有风的清凉,以朴素语言还原谪居生活实景,不加渲染却让简朴宁静的氛围自然呈现。细节描写:“轻纱一幅巾”聚焦日常穿戴细节,以“一幅”精准描绘纱巾的小巧,“轻纱”则点出质地的轻薄透气。这一细节不仅勾勒出谪居生活的简朴器物,更通过对日常穿戴的细致刻画,间接展现诗人生活的平淡与随性,让简朴的居所场景更具真实可感的生活气息。

2. 分段赏析

“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开篇描绘谪居生活的简朴器物。头上裹着一幅轻纱头巾,身下是六尺宽的竹席(小簟),“轻纱”“小簟”两个日常物件,简洁勾勒出居住环境的简陋,却也透着夏日的清爽,“一幅”“六尺”的数量词,更显生活的质朴平淡,暗含谪居生活的清苦与平静。“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转向写谪居的环境与感受。没有客人来访,整日都十分安静;有微风吹来,整夜都很凉爽,“无客尽日静”写出谪居的孤寂,却也透着一份远离喧嚣的宁静;“有风终夜凉”则以自然的凉意,缓解了孤寂中的沉闷,于简朴宁静中见出诗人随遇而安的心境,平淡中藏着对生活细微美好的感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

下一篇:宋·黄庭坚《春近四绝句(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