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liú
zhǎn
cóng
jūn
yàn
mén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liú
láng
cái
nài
bǎi
zhàn
cāng
yīng
xià
gōu
qiū
wèi
wǎn
qiān
fáng
quǎn
yáng
shí
nián
shū
yàn
xiàn
shì
xún
běi
chǎn
hàn
xuè
shā
nán
fēi
shū
yàn
rén
shēng
yǒu
qīn
bái
tóu
néng
gān
zhuàn

译文

刘郎有能耐经得住上百次征战,就像解开束缚的苍鹰,正值秋日未晚、大有可为之时。不远千里扛着兵器去防备外敌,十年苦读早已厌倦了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试着去寻找北方出产的汗血宝马,可别伤害那南飞的、能传递书信的大雁。人这一生若有俸禄能奉养白头的父母,又怎会容忍哪怕一天没有可口的饭菜呢。

逐句剖析

"刘郎才力耐百战":刘郎有能耐经得住上百次征战,

# 耐:元本、明大全本、陈刻本作能。

"苍鹰下韝秋未晚":就像解开束缚的苍鹰,正值秋日未晚、大有可为之时。

"千里荷戈防犬羊":不远千里扛着兵器去防备外敌,

"十年读书厌藜苋":十年苦读早已厌倦了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

"试寻北产汗血驹":试着去寻找北方出产的汗血宝马,

"莫杀南飞寄书雁":可别伤害那南飞的、能传递书信的大雁。

"人生有禄亲白头":人这一生若有俸禄能奉养白头的父母,

"可能一日无甘馔":又怎会容忍哪怕一天没有可口的饭菜呢。

# 能:元本、陈刻本作何能,文集、山谷集作可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刘季展从军雁门二首(其一)》是北宋诗人黄庭坚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被收录在《黄庭坚诗全集》第859章。这首诗以刘季展参军为背景,借助“刘郎才力耐百战”“苍鹰下鞲秋未晚”等意象,展现出激昂的壮志豪情,同时又用“人生有禄亲白头,可能一日无甘馔”这样的诗句,表达出对国家和亲情的双重关怀。诗里运用了汗血马、寄书雁等典故,和黄庭坚的另一篇作品《和游景叔月报三捷》所具有的豪壮风格相互呼应,突出了江西诗派“以才学为诗”的创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组诗创作于1084年(北宋元丰七年),黄庭坚当时39岁,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为友人刘季展前往雁门从军践行时所作。诗中“十年读书厌藜苋”一句,隐含着对科举功名的思考与反省。这首诗是其中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歌借“苍鹰下鞲”“汗血驹”“寄书雁”等景象,写出了对刘季展从军壮志的赞赏,以及对家国安宁与亲情两全的关切。

2. 写作手法

比喻:“苍鹰下鞲秋未晚”以“苍鹰下鞲”比喻刘季展,像从臂套中放出的苍鹰,正值秋日未晚的壮年,即将展翅投身军旅,展现其昂扬的壮志。用典:“试寻北产汗血驹”化用汗血宝马典故,传说西域有一种宝马,奔跑时汗水如血,日行千里,是良驹的代表。诗中以“汗血驹”喻刘季展,赞其如这种宝马般具备出众的才华与征战能力。“莫杀南飞寄书雁”化用鸿雁传书典故,古代传说大雁能传递书信,是亲友间联系的象征。诗中借“寄书雁”叮嘱勿杀传信的雁,暗含盼望友人平安、保持书信往来的牵挂。

3. 分段赏析

开篇“刘郎才力耐百战,苍鹰下鞲秋未晚”,以“刘郎”直呼友人,亲切自然。“苍鹰下鞲”的比喻尤为生动,将刘季展比作解开臂套、即将展翅的苍鹰,“秋未晚”则点明正值壮年、大有可为,既赞其才能力堪征战,又显其从军的壮志豪情。“千里荷戈防犬羊,十年读书厌藜苋”两句对仗工整。“千里荷戈”写从军后奔赴边疆防御外敌(“犬羊”代指入侵者)的征程,“十年读书”忆往昔苦读生涯,“厌藜苋”暗含对清贫科举生活的倦怠,通过时空与文武经历的对比,展现友人人生选择的转变。“试寻北产汗血驹,莫杀南飞寄书雁”巧用典故。“汗血驹”化用传说中西域日行千里的宝马典故,喻指刘季展如良驹般才华出众,堪当重任;“寄书雁”化用鸿雁传书的典故,叮嘱勿伤传信之雁,暗含对友人平安的牵挂与盼书信往来的温情。结尾“人生有禄亲白头,可能一日无甘馔”由送别拓开,转向对生活的关怀。既盼友人得俸禄奉养白头亲人,又暗忧日常生计,将对家国的豪情与对亲情的细腻关切融为一体,使情感更显真挚饱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二)》

下一篇:宋·黄庭坚《书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