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焙头纲春早":早春正是第一拨龙焙茶下来的时候,
# 龙焙头纲:谓首批运往京都的龙培茶。
"谷帘第一泉香":庐山谷帘泉的第一碗泉水十分香甜。
"已醺浮蚁嫩鹅黄":茶叶已经熏制成鹅黄色,
# 鹅黄:谓淡黄色的茶。,浮蚁:本指酒面上的浮沫,这里指茶。
"想见翻成雪浪":很快起烹起茶来,热水一沏会有雪浪一样的景象。
# 雪浪:指鲜白的茶水。
"兔褐金丝宝碗":用兔毫盏这样的茶碗来盛,
# 兔褐金丝宝碗:指免毫盏。
"松风蟹眼新汤":刚沏好的小龙团茶会有蟹眼一般的奇观。
"无因更发次公狂":没有任何缘由。这种景象就令人激动,
# 次公:汉盖宽饶,字次公、为官廉正不阿刺举无所回避。平思侯许伯治第新成权贵均往智,宽饶不行。请而后往,自尊无所屈。
"甘露来从仙掌":这茶就如同人间甘露。
# 仙掌:铜仙之掌,以承甘露。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比喻:“已醺浮蚁嫩鹅黄”将茶汤上泛起的细小泡沫比作浮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茶汤泡沫的形态,同时“嫩鹅黄”又将茶汤颜色比作嫩鹅的黄色,使茶汤色泽更具画面感;“想见翻成雪浪”把冲泡时翻滚的茶汤比作雪浪,形象地描绘出茶汤在冲泡时的动态美。用典:“无因更发次公狂”引用了汉代王褒的典故,以次公对茶的痴狂来衬托自己对茶的喜爱,同时感慨没有机会像次公那样尽情抒发对茶的痴狂之情;“甘露来从仙掌”运用汉武帝造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承接甘露的典故,将甘美的茶汤比作仙掌得来的甘露,突出茶汤的甘美,表达对茶的高度赞美。
2. 分段赏析
《西江月·茶》开篇“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点明了茶叶乃龙焙御茶园早春所产头等茶纲,而泡茶之水是号称天下第一的谷帘泉之水,一茶一水,尽显其珍贵,为后文对茶的品鉴铺垫。“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单句赏析,前句描绘茶汤上嫩鹅黄色的细小泡沫,生动展现茶汤色泽,让人仿若已沉醉其中;后句发挥想象,写冲泡时茶汤翻滚成雪白浪花之态,尽显泡茶过程的美妙。“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从盛茶器具和煮茶状态描写,兔褐金丝宝碗凸显茶具珍贵,“松风蟹眼新汤”形象地描绘出煮茶时水响如松风、泛起如蟹眼小气泡的情景,富有画面感。末句“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以用典手法,感慨没有机会像次公那样尽情抒发对茶的痴狂,同时将甘美的茶汤比作从仙掌而来的甘露,表达出对这杯茶的极致赞美之情,尽显诗人对茶的喜爱与珍视。
上一篇:宋·黄庭坚《竹枝词二首(其二)》
下一篇:宋·黄庭坚《渔家傲·颇欲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