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ìng
huā

朝代:宋作者:王禹偁浏览量:1
táo
hóng
bái
zhēng
chūn
tài
yāo
姿
liǎng
wèi
yún
qiáng
tóu
shì
huí
shǒu
shī
zhū
fěn
shì
dōng
lín

译文

灼灼桃花和淡白李花都不要与杏花在春日争艳,她素雅的容颜以及艳丽的风姿都未完全显现。傍晚回头望向那株出墙的杏花,还没有长出红艳的颜色,却已与宋玉笔下那惑阳城迷下蔡的东邻之子一样美了。

逐句剖析

"桃红李白莫争春":灼灼桃花和淡白李花都不要与杏花在春日争艳,

# 李:四库本作梨。

"素态妖姿两未匀":她素雅的容颜以及艳丽的风姿都未完全显现。

# 妖姿:艳丽的姿容。

"日暮墙头试回首":傍晚回头望向那株出墙的杏花,

# 日暮: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傍晚。

"不施朱粉是东邻":还没有长出红艳的颜色,却已与宋玉笔下那惑阳城迷下蔡的东邻之子一样美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杏花》是北宋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开篇以桃红李白争春设景,指出它们的素态妖姿并不完美均衡。接着后两句以花喻人,将杏花比作不施朱粉的东邻之女,赞美了杏花素朴淡雅、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素净,通过与桃李的对比,突出杏花独特的美,展现了王禹偁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力和诗歌创作中追求清新自然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

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农家,九岁能文。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多职,曾献《端拱箴》《御戎十策》等,因直言敢谏多次被贬。王禹偁反对宋初华靡文风,以变革文风为己任,提倡平易朴素,文学上推崇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所作诗文多涉政治现实,散文以记事见长,诗歌贴近社会。代表作品有《录海人书》《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清明》《感流亡》等。著有《小畜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桃红李白莫争春,素态妖姿两未匀”将杏花与桃红李白进行对比,指出桃李虽争春,但素态妖姿不够完美,突出杏花的独特,为后文赞美杏花做铺垫。比喻:“不施朱粉是东邻”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杏花比作不施朱粉的东邻之女,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杏花素朴淡雅的美,使读者更能感受到杏花的特质。托物言志:诗人借对杏花不事雕琢之美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真实之美的追求,以及对那种不随波逐流、保持本真品质的推崇,托杏花之物,言自己之志。

2. 分段赏析

首句“桃红李白莫争春”,点明了时间是春天,且描绘了桃红李白竞相开放、争夺春光的热闹场景,引发读者的兴趣。次句“素态妖姿两未匀”,进一步阐述桃李虽然有各自的姿态,但还未达到完美的均衡,暗示还有更美的存在,为引出杏花做铺垫。第三句“日暮墙头试回首”,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情境,在日暮时分,回头看向墙头,设置了悬念。尾句“不施朱粉是东邻”,揭晓答案,指出墙头的杏花如同不施朱粉的东邻之女,赞美了杏花的素朴之美,使整首诗的主题得以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禹偁《畬田词(其三)》

下一篇:宋·王禹偁《畬田词(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