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ōng
duì
zhú

朝代:宋作者:王禹偁浏览量:1
guān
piāo
piāo
zhà
tuì
gōng
退
yǐn
yín
liú
zuò
cóng
cóng​​
mǎi
tiān
yōu
jǐng
hún
jià
què
fán
yīn
bié
yǒu
fēng
céng
rèn
xuě
zhōng
绿
cóng
táo
yìng
zàn
shí
hóng
jūn
shì
huì
zhòng
chán
juān
bàn
diào
wēng

译文

脱下官服,衣袂飘飘,刚刚卸任,邀请友人吟诗,留坐于竹丛。购得幽静竹景,其价值难以估量,洗净繁杂的树荫,别有一番清雅之风。曾经历经风雪欺凌,却始终苍翠,也曾因桃花映衬而短暂泛红。这竹君本应属于我的屋舍,终将栽种明月与垂钓老翁相伴。

逐句剖析

"​冠褐飘飘乍退公":脱下官服,衣袂飘飘,刚刚卸任,

# 乍:一作户。

"引吟留坐一丛丛":邀请友人吟诗,留坐于竹丛。

"买添幽景浑无价":购得幽静竹景,其价值难以估量,

"洗却繁阴别有风":洗净繁杂的树荫,别有一番清雅之风。

"曾任雪欺终古绿":曾经历经风雪欺凌,却始终苍翠,

"也从桃映暂时红":也曾因桃花映衬而短暂泛红。

"此君合是吾庐物":这竹君本应属于我的屋舍,

"会种婵娟伴钓翁":终将栽种明月与垂钓老翁相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公余对竹》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七言律诗,全诗以“竹”为核心意象,通过对竹的形态、品格及与自然互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公务之余寄情山水的闲适心境,以及对竹之坚韧不拔、虚怀若谷精神的景仰。首联“冠褐飘飘乍退公”点明诗人退朝后的闲散状态,颔联“买添幽景浑无价”强调竹之清幽无价,颈联“曾任雪欺终古绿”以雪压竹仍常绿象征士人坚守气节,尾联“会种婵娟伴钓翁”则借竹表达归隐之志。诗中既有对竹之自然美的赞美,亦暗含对官场污浊的疏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

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农家,九岁能文。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多职,曾献《端拱箴》《御戎十策》等,因直言敢谏多次被贬。王禹偁反对宋初华靡文风,以变革文风为己任,提倡平易朴素,文学上推崇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所作诗文多涉政治现实,散文以记事见长,诗歌贴近社会。代表作品有《录海人书》《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清明》《感流亡》等。著有《小畜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冠褐飘飘乍退公,引吟留坐一丛丛”,描述诗人刚刚退公,衣冠飘动,看到一丛丛竹子便停下坐下吟诗,点明背景,引出对竹子的描写。颔联:“买添幽景浑无价,洗却繁阴别有风”,写竹子增添幽景,其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且能洗去繁阴带来别样风致,突出竹子营造的独特氛围。颈联:“曾任雪欺终古绿,也从桃映暂时红”,通过描写竹子经雪仍绿,与桃相映暂红,体现竹子不畏严寒与独特风姿。尾联:“此君合是吾庐物,会种婵娟伴钓翁”,表达诗人认为竹子应是自己居所之物,要种竹相伴,抒发对竹子的喜爱与悠然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禹偁《登寿宁寺阁》

下一篇:宋·王禹偁《赠密直张谏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