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冰绽柳条新":淮阳大地的坚冰已然消融,柳条抽出嫩绿的新芽,
"风物暄妍土俗淳":风光景物明媚美好,乡土风俗淳朴温厚。
"捧诏暂辞双阙路":手捧朝廷诏书,暂且告别京城的宫阙大道,
"劝农深入四郊春":前往四郊田野劝勉农桑,置身于盎然的春光之中。
"茶烟静拂听琴鹤":煮茶的轻烟静静掠过听琴的仙鹤,
"谷雨轻笼锄麦人":谷雨时节的薄雾轻柔笼罩着田间锄麦的农人。
"羸得褰帷恣吟兴":得以掀开帘帷尽情抒发吟诗的雅兴,
"落花飞絮满车茵":落花与飞絮纷乱飘落,铺满了车厢的坐垫。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
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农家,九岁能文。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多职,曾献《端拱箴》《御戎十策》等,因直言敢谏多次被贬。王禹偁反对宋初华靡文风,以变革文风为己任,提倡平易朴素,文学上推崇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所作诗文多涉政治现实,散文以记事见长,诗歌贴近社会。代表作品有《录海人书》《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清明》《感流亡》等。著有《小畜集》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淮阳冰绽柳条新,风物暄妍土俗淳”:描绘了淮阳的春日景象,冰面开始消融,柳条抽出新芽,大地复苏,风光明媚,土俗淳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暖、清新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愉悦的基调,同时也流露出对淮阳的喜爱之情。颔联“捧诏暂辞双阙路,劝农深入四郊春”:交代了诗人的行程和使命。诗人接到诏书,暂时告别京城,前往淮阳的郊外劝农。“捧诏”显示出诗人对朝廷使命的重视和责任感,“暂辞”则略带一丝离别的惆怅,但“劝农深入四郊春”又体现了诗人积极投入工作、关心农事的态度,在春天来到郊外,融入生机勃勃的氛围中。颈联“茶烟静拂听琴鹤,谷雨轻笼锄麦人”:此联是全诗的精彩之笔,细腻地描绘了乡村的宁静画面。袅袅的茶烟轻轻飘动,仿佛在抚摸着听琴的鹤,而谷雨时节的细雨如轻纱般笼罩着在田间锄麦的农人。“茶烟”“琴鹤”营造出一种高雅、闲适的氛围,“谷雨”“锄麦人”则展现了农忙时节的田园生活场景,一动一静,相互映衬,富有生活气息,既表现出乡村的宁静祥和,又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注与赞美。尾联“羸得褰帷恣吟兴,落花飞絮满车茵”:写诗人在完成劝农任务后,得以拉开帷幕,尽情享受吟诗的兴致。此时,落花飞絮纷纷扬扬,铺满了诗人的车茵,仿佛为他铺上了一层美丽的地毯。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也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美好,同时以景结情,给人留下了悠长的韵味,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淮阳春日美景的陶醉和对此次经历的难忘。
下一篇:宋·王禹偁《游仙娥峰後戏题》